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王雄熙,一直在路上的思想者!

        作者:康小花2012-06-18 14:57:42 来源:网络
        王雄熙,一直在路上的思想者!
        王雄熙的艺术,有着丰饶多样的风格,他一方面沉醉于传统艺术的魅力,一方面清醒地看到现代文化对古老传统强有力的冲击与反叛,难以化解而以一种丰饶的状态呈现出来,在两者之间寻找突围的方式,这种文化感情上的抉择,构筑了王雄熙艺术性灵的核心,他的全部风格都是由此出发并伸展的。

          西部高原有着独特的面貌和诱惑力,很多艺术家一再地表现它的风土人情,从微观到宏观,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不一而足。王雄熙着力于西部山水的雄浑苍凉。他的画激情奔溢,走笔如飞,狂扫漫卷,水和墨在他的激情里奔跑溢散,俨然一种无限风光任我掌控的王者风范,既狂且狷!既是他的艺术的风格,又是西部山水特有的气质与风范。他也参禅静修般的绘画,气定神闲,一个笔触,一个笔触,一点,一点,一层,一层,积染,积淀,文火慢炖,滋味越来越醇香!一幅画,个把月,一场佛家的大修炼了。

          无论是在王雄熙粗犷豪放的劲歌中还是在他的参禅静修中,都能体悟到西部大山大川的千万年未曾打破的寂然,体悟到一种丰碑似的伟大的静穆,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的无尽的寂寥,静得可以听到古塬上窑洞人家晒太阳、晾辣椒时的私语;静得可以听到大漠中穿行的驼队厚厚的蹄掌扬起沙尘的“唰唰”声;甚至高原上牦牛沉重的鼻息呼呼。动静结合,动寓于静,静纳万动,静里暗流涌动——漂泊——没有静止。从农村漂泊到城市,寻求一种身份的认同,寻找一个自己的日渐清晰却又瞬间朦胧的理想;从城市漂泊到农村,寻找人化环境中那份久违了的自然风韵,朝圣灵感诞生的渊薮;在天水和北京,两点一线,不断穿梭,也在更大的范围编制一张网络,四处游走,辛苦并幸福着,痛并快乐着,我们在羡慕他的成就,他在体验经历的痛,并享受我们的朝拜;从故乡到异乡,异乡再变为故乡,那最初的血地,最早的故土,却已不再是儿时的景致,早已面目全非,那片血地,那古塬上的窑洞,王雄熙,以及王雄熙们,再也回不去了……一轮明月,几棵老树,浓重的剪影,是乡村夜晚窗棂上极普通的景致,如今衍化为“静夜思”,望月,思乡,挥之不去的乡思!不仅是对故乡的乡思,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乡思。故乡衍变为异乡,心痛,却无可奈何……又或者,是些许欣慰的,是向理想之境的必要变迁?!

          是啊,这是一种双重含义的变迁,于情感,于风格。王雄熙有着多样的创作风格。或者,视中国绘画艺术传统为故友,重视笔墨意趣,以一种相对老成的构图、渲染的方式,层层积染,以干旱贫瘠的土地、山石、老树,共同组合为苦涩的情调与悲凉粗犷的诗意,以及一种静穆的坚韧;或者,将传统艺术中视为末技的肌理效果应用到创作中,水色渲染沉淀,晕染渗化,水渍积淀,却是妙手偶得之,别有天成的风流韵味。西部山川的坚硬稍稍软化,苍而润,因而有些“灵山秀色,空水氤氲”的南国景致的味道了。不同风格的展示,变迁,就是故乡——异乡——故乡……之间不断的衍变更替。

          在王雄熙的山水之间,展现着他悠远的回忆,纯真的情感,也记录着他的挣扎与彷徨。他没有极端的、狂热的崇拜与神化,没有一边倒的五体投地的缅迷与顶礼膜拜,在两个点上都没有,没有以简单粗暴野蛮的方式消灭传统的权威,也没有棒吓漫骂侮辱水墨实验、时代语言,他以一种广博的、文化宽容的心态来包涵文化的传承、变迁、交流,并择其赏之,探索性地将其融会于自己的创作。莱维?6?1斯特劳斯说:“每一个文化都是与其他文化交流以自养,但它应当在交流中加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很快它就不再有任何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去交流。” 王雄熙正是这种态度的践行者。是的,我们不需要盲目崇捧,奴态婢颜,也不需要飞扬跋扈,惟我独尊。在世界越来越多元,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有“四海内,皆兄弟” 的博大胸怀,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理解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唯一理智的选择。

          王雄熙细致的为我讲解他的一幅画《夜行者》——我原以为是单纯的山水,山水中点缀了一个人物,不曾想在细蜜的笔触中,潜藏着他的心机。一座山,一只狗,一豆灯火,一位山民行走在山间小路上,路,时有,时无,时断,时续,群山中,一个小土包,几棵松柏——坟茔。这件作品,抒发了人类最普遍的感情——孤独、寂寥,天才的寂寥,普通人的孤独,整个人类的孤独。这幅画引发观者的思考,也让我们动容,感同身受。茫茫天地间,一个孤独的身影,夜行者,是山民;更是他,王雄熙;也是每一个探路者的身影;是你,是我……

          王雄熙,一次次不断出发,一直在路上的思想者!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