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形尽相写精神——《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鲍国增》序

            张体义

            中国画和中国戏曲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老玩意儿。戏曲讲的是唱腔,中国画讲的是笔墨;戏曲讲剧种,中国画讲流派;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中国画讲浓淡干湿。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传神、造境。

            中国画虽是平面静态的造型艺术,但山川、云雾 、流水、花鸟、鱼虫在静中无不又充满动势。戏曲是立体的艺术,但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的唱腔及人物刻画上无不在动中蕴藏着静气。因而中国画是静止的戏,戏曲是流动的画。

            在中国画圈子里,很多人知道鲍国增先生是一个实力派的花鸟画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个戏曲爱好者,早年学过山东快书、相声,嘴皮子相当溜,还真在铁路系统文艺汇演中上过台,获过奖。平时灰谐幽默、段子张口就来,这些都是当年练绕口令攒下的功夫。

            然而鲍国增先生没有没着沿曲艺的轨道前进,而是在某个节点上把自己艺术的列车驶向了绘画之路。

            选定路子很重要,选对路子更重要,然而选准方向比什么都重要。鲍国增先生是幸运的。早年随孙炳吾先生习梅兰竹菊,后追攀海派名家吴昌硕先生,并细心领会,刻苦临习,每日五时必起,从不懈怠,终有大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幸得到长安花鸟大家江文湛先生指点,眼界渐宽。名家名作、高端画展,不断充实鲍国增的思想,完善其技艺。江文湛先生指点他学吴时可以从齐白石老人作品中寻找突破口,并题画曰“国增画步吴缶翁,笔有静气苍而润。学吴者唯齐白石于吴笔上有诸多人间情趣,故余言吴只爱纸上文章,齐爱生活也。鲍当勉之。”为鼓励其更大的信心,又题到“自觉有为但去做,天道酬勤有心人”。此段时间如果作为鲍国增艺术三个时期(启蒙期、发展、成熟期)发展期的第一阶段,他接受到了豪放、随意、纵横、洒脱的才情,使其渐至开悟。

            细笔当要气足,简笔当求法密。鲍国增在豪放、洒脱、放纵中奇遇到发展第二阶段的关键人物张之光先生。

            张之光先生是位西安飞机制造厂工人成长起来的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张之光先生教学严谨,生活自由简单,性格内向透出刚直,不喜欢社交。但这飞机制造厂成长起来的教授、导师,却对开过火车的鲍国增这个学生偏爱有佳,倾囊相助。为其艺术创作定向把脉、丰富规范鲍国增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思路。张之光先生在审阅鲍国增的画中题到“画面第一重要的是结构,结构要清晰明确 ,分黑布白要讲究;其次是轮廓要整肃; 第三是点线面区域要分明;第四是图式要坚挺。四项要求分别要讲究节奏。这些都是绘画的内在规律,不论是花鸟、人物、山水,都要注意以上几点。”

            张之光先生及时修正鲍国增的画面的线的意味和用笔。

            所谓意味,是指通过视觉、知觉,调动听觉、味觉、触觉等知觉器官所产生的对应。

            线是眼睛看得到。线条有甜、辣、麻、酸、苦等味觉感受和触觉粗糙、光润、冷热,以及听觉的低沉与响亮等感受。掌握了线条的意味,才有助于准确传达审美取向的主动性。

            在张之光老师的精心传授下,鲍国增有了新的方向感,干劲倍增。他每年十几趟往返西安与郑州间,每次带大卷的画,老师次次都挤出几天时间耐心为其批改。

            鲍国增曾风趣地说,他发展时期的第二阶段,就好比便装换上西装,突然不习惯,慢慢会适应。鲍国增的执着与勤奋,终有收获。张之光老师也高兴地说,“我没想到给你讲的理论,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并高兴地为学生题画道:“国增此帧小品,瓜清水白、节奏分明。笔墨轻松自如,顺理成章。与几年前所作大异其超限,诚可嘉也。”张之光老师为引导其画更有思想的文化内涵,分别书“心画”、“平章造化”、“精理为文”来鼓励这个比较用心的学生。

            二00四年,鲍国增在中国美协花鸟画高研班,又有幸见到北京画院花鸟画领军人物,郭石夫先生。老师授课并演示,鲍国增深深的被郭石夫先生“文长风骨、老缶精神”所打动。于是拿画当面求教,郭石夫先生看了鲍国增的作品,当场在作品上题到“书画之道,学至神超”来鼓励。授完课郭石夫先生回京,没想到十几天后,鲍国增在荣宝斋又奇遇到郭石夫先生,先生将鲍国增带至家中,在题画上为其篆印并为其题书画斋号“紫竹斋”相赠。

            这次的奇遇使鲍国增如鱼得水,从而逐步从技、道而后向格的攀升,提升了对格调的认识。郭石夫先生指点其从齐白石、吴昌硕上溯到青藤、白阳门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每隔数日,鲍国增定有不少的画登门求教。郭石夫先生总是一一讲评分析并为其演示。在如此近距离熏染下,鲍国增画艺大进,郭石夫先生也对鲍国增有很高的期许“余观君,艺事勤奋,人品忠良。笔墨追前贤,并有独造。当今盛事,可谓人才辈出,花鸟画正需后辈梁栋。望我弟奋起,造百年事业,成一代画名。”

            转移多师的发展期三个阶段,使鲍国增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从而大作、新作不断面世。朴实刚健的鲍国增将他生命气息探索及三位老师对其指点发酵提纯,通过笔端倾泄而出。绘制一幅幅大幅而震撼人心的作品。

            杰出的军事家胸中有千军万马,一个好的画家胸中也自有丘壑。鲍国增喜作大画。每作大画,并不先画小样,而是胸有成竹挥笔直下,随生随就,在行笔运墨中追求古、拙、朴、茂的苍厚之感 .使其作品充满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观其作画,看其作品,仿佛置身于乡间舞台前,听黑头包工唱段“虎音儿”、“炸音儿”,那叫一个“穿透”,那叫一个过瘾。

            如果说鲍国增从发展期逐步走向了成熟期,悬挂在河南黄河迎宾馆牡丹厅的题为《祖国万岁》便是最好的界点。

            这幅高5米,长8.5米的巨幅作品,牡丹厅的牡丹图,以牡丹为主的五十六朵牡丹,象征五下六个民族;后面两棵大树,分别代表祖国和党;一株颇有意味的紫藤,围绕在党的周围,盛开的十八串紫藤花,喻示十八大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五下六个民族团结一致,欣欣向荣。牡丹后的巨石以示人民军队坚如磐石。五块巨石暗合五大战区。整幅作品七天完成,构图大气,画风朴拙,不失清雄。笔墨苍劲不失灵动,花叶鲜茂生机勃勃。观之能受精神感染,令人振奋与鼓舞。难怪著名书法家吴健甫先生,观后欣然为其篆字《祖国万岁》四字,并当即赋诗一首:

            大河奔涌跃龙鳞

            枝茂花繁百岁春

            万里江山共望眼

            千秋盛世可怡心

            一支彩笔挥素壁

            连串明珠庆芳辰

            挥就丹青写丽句

            淋漓泼墨起烟云


            如果说鲍国增的大画透出大气,那么小画却充满玩味。观其紫藤、葡萄、南瓜、牵牛,虽其都为藤本植物,但有本藤、草藤之分。前者一花一果都为木本植物,却还有春秋之别。春藤生长较快而开花后蔓叶旺盛充满生机,所以在鲍国增的笔下,透出水灵、简单的两串花,一大一小是对比。有花有叶,有叶无花,有花无叶是变化,是藏露。葡萄成熟季节,枝蔓大都不太生长,主要养分充于果实,叶子半湿半干,若有轻雨,干中有润。藤子、叶子、果子形成典型的点线面的意味。南瓜成熟已到深秋,来不及收,到初冬叶子早已所剩无几,满地老瓜尤被万绳所牵。牵牛花本是一种野生和人工栽培草本植物,开至霜降,充满生命力。不论何物,借助攀爬,向上精神极强。鲍国增把四种同为藤本植物虽放置一组,其意味却令观者愉悦也。

            另看一组鲍国增所作牡丹图。虽然都为春之花,却有“风、情、雨、露”之分。这些细致入微地观察体验,源于老师指点教诲的结果。郭石夫先生为鲍国增题画道“花草有至美,其意在精神,下笔需真态,做作先失真”,此为写意画之要也,可见鲍国增受益匪浅。

            其实鲍国增早在学习之初,就把植物品种加以分类,触类旁通。木本之花,他把玉兰、梅花、桃花、桂花一起研究;把果实类石榴、桃子、枇杷、荔枝一起探讨,把古人表现手法与现代语言相结合,把同类、异类互补,完善画面构图需要,充分利用其形式特征来丰富画面,使其作画得心应手。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磊先生,观其画作即吟诗一首:

            波涛万顷寓胸臆

            笔下工夫心上才

            无限风光随意取

            有情花鸟任君裁


            尽管大家对鲍国增先生赞誉有佳,但人有思想要进取,人有精神能创造。鲍国增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尽管已近成熟期,但精、妙、神、逸是自己永远的追求目标,铸其画魂是自己永远的努力方向。他日读画册,夜习诗选,挤时间练书法,打造线条的含金量。            

            鲍国增深深懂得,笔墨就是中国画的代名词,有墨无笔,有笔无墨,都不能说是中国的好画。笔墨就是中国画的生命,历代中国画家无一不是在笔墨上耗尽其毕生的心血,凡成功者无不是在线上的独特发明,因新的线的形式而在画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从游丝描、兰叶描到吴带当风,或是曹衣出水,以及近代的黄胄、叶浅予、王子武、吴山明,都是有了自己个性的线而取得了突破成就。故守住笔墨就是守住了中国画,只有守住了中国画,才有可能,有权力变创新。

            年过花甲的鲍国增也有意识探索自己的“一家之言”。他在画中这样写道“诗中画,笔中情,取法自然中,不一定非要拟张像李、生搬硬套也”。佛家有语“四大皆空。有缘则聚、则合;缘尽则散、则离,也与书画之道有神合之理。”

            我相信,方向明、路子正、能吃苦、肯用功,一头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终会开花结果------

            (本文作者系大河报首席记者)

Processed in 0.034(s)   2 queries cached
update:607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