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透过绘画写作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1-11-01 15:51:55 来源:网络
         《最后,眼睛总是湿的——一个画家的自语》(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年)就放在我的案头,每天闲时随手翻开一页,便读下去,这个时候,城市的喧哗和忙碌的心情再也不能占据我。不清楚已经读了多少遍,有意思的是至今没有产生重复和倦怠的感觉。或许正是这本书的魅力使然。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还带着温情。尤其在叙述和行文上很有特点,散散淡淡的文字,竟没有任何的章节,这和我们习惯上的所有文体的写作方式都完全不同。就写作体裁而论,如果说它是一部散文,那么它是至今为止在文学上我所见到的最长的散文,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部诗集,因为它的结构和性情是诗的。它的文字也有独特的味道,极简单,朴实,饱含情感,而文风是绵长的,情感是含蓄的,伴着迟缓的节奏,一句一句落在你的心上。我认为,在文字的表达上这是地道的中国味道。不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和深厚修养积淀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赵奇这种看似漫不经心,浑然天成的“中国腔”,为全书铺设了浓浓的气氛,抑制了我们阅读的速度,安抚了匆忙的心灵,是的,在这个讲求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益的时代,谁还有闲心来读一本闲书呢? 也唯有这样的文字,可以使现代都市的繁忙脚步稍稍停歇,停下来静听他的声音。



          说到作者,赵奇是我在鲁迅美院读研究生期间的导师,这是否加重了我对这本书的感情呢?是否因此使我丧失了客观的标准呢?我想,没有别的,这使我获得的恰好是比旁人更深切地理解这本书的基础。我倒愿意利用这个“条件”去获取对于这本书的另一类解读。



          赵奇的身份不是作家,而是画家。这本书的副题是“一个画家的自语”,由此,我们知道他所谈论的问题、他的写作都是在绘画之后的,或者说是同时,总之你会感到有一幅幅画面,而不是直白的内容。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大体是谈艺术、谈生活,谈生活中我们的实际遭遇的一部书。单就艺术观点这一块,可以说涉及了绘画、艺术、艺术史乃至美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经典的另类解读、对传统的再认识,以及如何看待写生等等。在我这个学习了多年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看来,《最后,眼睛总是湿的》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可以久看的教科书。可以看出,他是从宏观上把握艺术本质,借助具体的绘画行为进行思考。作为绘画的一群人,长期以来,许多困扰我们的切实问题,还有我们身处其中而目不能及的问题,他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精辟的解释。我们感受到这些哲理性的思考,这些智慧的光点,珍珠般散落在书中,时时给我们惊喜和感悟。赵奇把绘画看成是一种有些神秘意味的“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说,绘画是他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而绘画的经验自然地进入他的思考,成为他感受自然、感受他的所有遭遇的方式。他对生活的审视、对经历的反思,对事物的看法无不带着绘画的烙印。甚至于对生活中寻常事务的态度,他常常是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的。由此,他的视角才会那样独特,他的感受才会那么新鲜,他的文字读来才会那样与众不同。我们也由衷理解了,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宽容豁达、平淡天真的“无态度”的态度也是源于这样一种距离吧。这也使得本书可以跳出一般散文的简单叙事的情节描写,自然得具有了一种高度,带有一种美的意境。



          看过《最后,眼睛总是湿的》的读者,大都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我们相信,这种广博的敬畏之心,并不是他天生所有,显然与他长期的绘画艺术实践、以及艺术观有关。其实书中已经向我们透露了这一点。“我把绘画(艺术行为)看成是可以达到省察自我而选择的方式”——在面对着客观对象,落到纸上的过程中,唤起感受,想象落到了实处,收获思考和自省。这种方式使他不由自主地谦逊——愈是收获,愈是谦逊。他甚至相信,那些画面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有着它自己的命运。在对象和自然面前,他始终把谦卑放在心上。于绘画的思考中获得的敬畏之心,使他的谦逊成为了一种境界。在面对生活,看待事物之时总是心持平和,怀抱感激之情,这样的情怀也贯穿了全书的始末,为全书渲染了一层浓浓的温情——这种情绪或者情感,也许正是这本书的主旨或者灵魂。由此,当我们手捧着这本《最后,眼睛总是湿的》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才不会是轻飘的。在这里,他既不故弄玄虚的卖弄高深,也不习惯指手画脚的道德评价,不慷慨陈词,不落泪,永远不紧不慢,不咸不淡。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地流淌出来,全书好似喃喃自语,他说母亲们、说童年、说朋友和乡亲、说校园大雪后的早晨、说农场的沼泽地……一切都平淡至极,即使谈论文革也没有通常所见的抱怨、申诉,甚至没有评判。



          那么,作者的态度哪儿去了?我们几乎忘却了这个作者的存在,显然,在这里,他也是首先尊重文字的。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的诱人之处。



          敬畏之心,强调的是学习的态度,放下自我,尊重自然。画家赵奇是最看重感受的,他认为没有客观的态度,是画不出生动感人的有生命力的作品的。当下,信仰的缺失和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导致人丧失了直接的感受力、观察力,以至缺乏辨析事物的能力和反省自我的能力。人性的欲望在无限膨胀,狂妄、自大,人人标榜“个性”,强调“自我”,绘画界的现象其实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状态。对这样一个时代而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种敬畏之心。无疑,这是作者早已清楚地看到,并想要告诉我们的。但凡大艺术家,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气质,在这本不压迫、不教导人的“自语”里,我们时常感受到一丝担忧,一些无奈,和一些伤感。读这些文字,总有意味深长的感觉,没有这些忧患的思考,何来这些文字呢?其实,在他的作品里,不论是绘画还是文字,从来就没有丢弃那一份责任感。“自语”并非真正的“自语”,透过绘画写作,是赵奇绘画的延续。画过了《靖宇不死》,画过了《铸剑》、《奔月》,画过了《马呦,你慢些走》,赵奇这一次又用文字继续对杨靖宇生前身后事所折射出来的现实发问,继续对鲁迅的思考,包括鲁迅小说中人物的解读,鲁迅对我们的意义以及今天对鲁迅的非议和这种非议背后的忧虑,还有草原的命运,城市的命运,人类和所有生灵的命运……阅读许久以后,我们终于感受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画家的悲凉的情绪,沉甸甸的。然而,它又是有力量的,一种坚定,隐忍的力量感动着我们,支撑了我们。最终,我们发现,他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悲观和颓废。那么,这种力量又来自哪里呢?



          我想起了同样为赵奇所敬爱的鲁迅先生——“以悲观做不悲观,以无可为为可为”。正像作者眼中的卡夫卡——卡夫卡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着:写作是“祈祷的一种形式”,这是否也是赵奇追求的一种境界呢?那么,绘画也好,写作也好,对赵奇而言都是“武器”、“解剖刀”,直指向自己的内心,对自我救赎,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绘画不会使绘画绝望”,尽管最终,“卡夫卡并没有通过写作把自己赎回来”。



          “绘画就像农民侍弄庄稼”——我想,作者的这个比喻是有深意的。他把绘画视为劳作,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其实想得并不多,既没有现实利益,也不会有理想的考虑,只是承受……”“劳动成为一种本能”。他像自己笔下的齐白石那样“视艺术(绘画行为)为人的内在的需求,就像人需要吃饭、睡觉一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坚持大量的绘画、写作。他认定绘画就是“为历史作证”。这样的行为,可能不会产生实际可见的社会效益,但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没有了这种唤起自我,引发思考的行为,就等于丧失了标准和尺度,丧失了社会的良心与灵魂。他告诉我们“我们认识了一些东西,那往往都是在事后。但是,不要害怕,浅薄的人是永远也认识不了自己的。”“人是改变不了什么的,这就是我们身上的某些局限,那么,就要因此而悲哀吗?也许是这些内容鼓励我们,让我们生活下去呢。”



          我们得承认,这本书的厚度、深度、广度,不是眼见的这薄薄二百多页纸而已。书中的一事一物 ——一个自改的童话剧、一个小时候听来的传说,一次停电爬楼梯的经历,课堂上的一段往事,甚至一只苍蝇死去,听了一支曲子、重读从前画过的画……看似兴之所至,任意为之,实际全不是不加选择的随意之笔,它们背后总有一双追问和思索的眼睛。赵奇将所有的内容,放在一个时代的大的背景下去观照,透过绘画这种方式体察它们,他要的不是这些事件、经历的本身的故事性、情节性,以悦人耳目、博一声喝彩,而是揭示它们背后的内容……它们最终都可以回归到作者对共同的本源的哲学式理性思考的框架中去,这样一来,这篇散淡的散文不会因漫长而变成毫无目标的恼人的长途跋涉,而是可以走走、停停,于任意一处看风景,于任意一处重新出发的旅程。这样想着的时候,我又渐渐怀疑自己最初的认识了:它真是一部散文吗?这和我们印象当中那些有着优美的小情小调的,或追忆往事、观山赏水,或不痛不痒地针砭一下时弊的散文太过迥异。它浓重的理性思考,内里伏延千里的严谨缜密,太重了,不像。如果说他把散文写得像哲学,或者把哲学写得像散文又是否恰当呢?我们分明看到校园里的那棵山楂树,《奔月》里的嫦娥,还有无法用语言交流的异国的和尚朋友,都使我们和作者一起牵肠挂肚。把情感表达得这样丰富细腻的文字又怎么能与哲学划等号。我们还是不能轻松得给它一个定位和定论,也总不能说全面地概括了它的内容。这是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丰富呢。



          透过绘画写作——透过绘画、写作、阅读——一切的艺术行为活着,他以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以生活的经历滋养艺术。“艺术行为,其实表示作者的一种思考。”人的容颜总会老去、衰退,但思想却是可以永远年轻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都有这样的特质——宽泛、包容、大度。留有读者巨大的空间。《最后,眼睛总是湿的》是一本有高度的好书,好比一个丰富的人会有他的好多个面。看上去它好像全无个性,只随读者显露它的面貌。时间过去了一年,书读了多遍,我自身在成长当中,书竟然也跟着我成长了。到今天,我还是不敢说我全看懂了,读完了。我的这番解读也仅仅是它众多版本中的一个吧,或许,许多年之后,我再读它,它又是另外的样子呢!然而,重要的是,我不是于这种阅读中收获良多吗?借它的光,我体会了,感悟了,也学会了感激……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