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访问个人艺术馆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马海方官方网站
http://mahaifang.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作者:马海方

          作者:马海方

            我是个平实就不大爱说话的人,写东西这事儿也实属是赶鸭子上架,我说句心里话,宁可画上几张画,也不愿写这几百字。可是,出书总是得有点文字,我就写点大白话吧,说说我对我自己的画的看法。

            我画“北京风情”已过二十个年头了,可总感觉越画就越画不够。 这期间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想起来画这个题材的?”我想这要从我上美院的时候说起。那时国画系教我们人物画的是姚有多先生和卢沉先生。姚先生强调的是要多画生活中的速写。卢沉先生要求的是用各种绘画技法表现你对生活的感受。两位先生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课上都放有他们自己的作品,让我们观摩。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卢沉先生的两组人物画,一组是“没骨”方法画的屈原等文人形象,文人画味道很足;另一组是用勾线上色的方法画的京城街头人物,看了这两组人物画,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毕业创作的时候,我把这两方面融合为一体,搞了一组风情人物画,那个时候是我就对人物画方面的创作有倾向,但那个时期我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绘画技法方面的运用。

            在人美社工作期间,编了几年《中国书画》杂志后,对太多画家在绘画创作题材的重复性较有看法,记得当时美协领导曾提到过对创作上的雷同几句话“花鸟儿松竹梅,人物藏傣维,山水黄三桂”,就是提醒画家在创作上要有自己的特点。脚下自有千条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画什么?怎么画?”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是一介平民。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北京的百姓,北京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一些平民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老北京的大杂院里,胡同街口最普通的人,在我看来都像一幅画,我喜欢他们的处世为人之道,我热爱他们的勤劳、质朴、善良、幽默、豁达,我要把我生活中所听、所见、所想的都表现出来,我认准了在胡同里生活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过去、现在,在画面里应该是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的。

            从在美院学习的时候,我就养成了速写本不离手的习惯,大量的街头速写让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一定的把握;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我笔下的人物都在写实的基础上做了适度的夸张,尤其是画过去的老北京人物,为了让画面更增添几份情趣;在笔墨上,借鉴山水上的用笔用墨,在构图上直接用连环画插图的构成。但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又感到要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仅仅以水墨为主的传统画法还远远不够。特别是表现浓郁的民族风情,热闹的集市庙会,节日的喜庆欢乐、民间的婚丧嫁娶的场景等等,如果没有鲜艳的色彩,就缺少那种特有的气氛与活力。因此我通过反复的实践、摸索,大胆的采用水墨与重彩相结合,阔笔重彩。渐次形成色足墨饱、色墨结合的重彩写意风格。我不忌讳别人说我“俗”,我的笔墨是用来真实的表达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我认为,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固然须具备才华、功力、经历、素养等等诸多因素,但其出发点却必然是真情,没有真实感情的绘画创作就没有生命力。

            最近,我又请朋友刻了几方印,“得和乐”,“苦乐自知”,“有滋有味”,“大大咧咧”,“平常心”,我这个人和这些大概印文差不多。

            (作品来源:艺术家马海方先生提供)
      个人动态
      春润京华——马海方古都风情人物...
      “春天的故事”
      “马海方画展”五一期间将亮相荣宝斋
      盛世水墨长安行新闻通稿
      情忆古都—马海方作品展在京22...
      情忆古都——马海方画展
      马海方古都风情作品走进济南
      古都风情•京味隽永
      马海方老北京风情人物画展五一开幕
      “画说北京风情”——“马爷”新...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30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