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芒耀谈《新四军——车桥大捷》创作 ——画历史画,要有正确历史观

            徐芒耀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保留了一间画室,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十分整洁。没有狼藉的颜料盒和废报纸,这几乎不像是一间艺术家的画室,倒像是大学教师的书斋。这次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当中,他要创作的主题是“新四军”。


              这个主题十分开放,从这个抽象的主题,到某历史阶段存在过的一支军队番号,最终落向一群具体的人。在主题的解读上,需要多次的语义转换。从抽象到具象的形象选择上,也颇费思量。


              徐芒耀说,这个主题如何画,曾经有过争论。创作工程的一些专家建议他画新四军主要将领的人物群像,因为徐芒耀的强项就是人物。的确,在他的画室里,几乎所有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都是人像。但是徐芒耀坚持认为,画新四军将领并不妥当。在功绩上,他们有大有小,但是在历史视野下,新四军的将领和战士都是伟大的。选择就意味着删去其他,这对于没有进入画面的那些人不公平。因此,他本人更倾向于创作一幅战役或者事件的作品,模糊个体的人物,而突出新四军的军魂。为了坚持自己的这番艺术主张,他甚至一度考虑过退出此次创作。所幸,专家和文化部领导都表现出了对艺术家主张的极大尊重,徐芒耀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这幅作品。


              徐芒耀的坚持,有他自己的道理。他认为,这次创作的是历史画,是用画笔书写一段历史。因此,艺术家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从确定“新四军”这个主题开始,他就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在上海书城,他找到了一本十分翔实的新四军军史的书籍。看完之后,他马上联系这本书的作者——国防大学一位名叫舒健的副教授。舒健当时在非洲出差,他一回国,徐芒耀就去了北京,向他咨询创作主题的问题。那是去年的11月,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徐芒耀发散开他的历史断想。他描述说,新四军《东进序曲》的歌词是刚硬的,但他们东进的场面却又有种壮阔的诗意。他几乎可以想象,在凌晨时分,月亮偏西,一批渡船无声地行驶在江面上,那些刚强的军人警觉、隐蔽、热血沸腾。


              但是这个方案也被他自己否决了。在重新梳理了一遍新四军的历史之后,徐芒耀发现,从皖南事变开始,以抗日为组建目的的新四军不仅要面对国破家亡,还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手足相残。徐芒耀决定让他们痛快淋漓地和日伪军厮杀一场,用一场大捷宣泄掉这支军队身上特有的悲壮和负重。由此,他决定不画新四军史上人尽皆知的“苏中七战七捷”,转而画“车桥战役”。他去年底还专门开车去了一次车桥,几十年过去了,当年苏北平原上的战场已经是安宁的城镇,无迹可寻。实地考察的意义,其实也不尽在考察,它可能有助于艺术家更清晰地整理创作的情绪。





              现在,徐芒耀已经画出了两稿草图。第二幅草图和第一幅相比,彻底换了一个视角,观看的体验截然不同。但是他说自己还在考虑构图问题。他想让战争的场面更宏大一些,多增加一些断壁残垣。在去过车桥之后,他决定把原来画面中的土坡画得更低一些,因为苏北是大平原,要尊重史实。


              在进入了创作阶段之后,徐芒耀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技法了。前几天他刚从俄罗斯回来,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上海作者,一起去俄罗斯观看了一些大师原作。他对列宾的作品十分欣赏。他认为列宾的大场面群像作品处理得很好,画面的很多部分寥寥数笔画得很简单,但是繁简宽严皆有度,整个画面就非常好。徐芒耀认为自己手上的这幅画,远景和近景的人物都好画,难就难在中景的那些人物。要把他们画出层次,体现出变化,又要完成画面中远近衔接的使命,对细节和整体的把握要求都非常高。


              他现在的草图是用水彩画的,依稀已经有了油画的意味。他说草图修改完成之后,就要好好考虑一下画的尺寸了。历史画不一定非要大尺寸,这是徐芒耀对这次创作的另一个观点。他拿出了一本从国外带回来的画册,里面有不少19世纪创作的历史题材绘画,堪称经典,而尺寸都在一米之内。他认为描绘历史的巨笔,未必都一定要宏大,足够细腻的画笔,也可以将艺术家的历史情怀画入永恒。


              要足够细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仅是技法的讲究,还有对历史细节的考证。画面的流畅,技术的娴熟都要服务于历史的真实。所以,徐芒耀去上影厂看了新四军的军装、配件、枪支,过几天还要去车桥影视基地拍场景再现的照片。他说当时的一支枪,自己扛起来都觉得吃力,有了这样的切身体验,当新四军战士持枪射击的场景被绘画到画布上时,那种力量感自然会更真实。只是,徐芒耀未曾体验过战争的年代,只是从影视剧里看到过生死厮杀。他说若曾身在车桥战场,画面中当能听见子弹呼啸,能闻见硝烟的味道。



Processed in 0.242(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7.9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