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中国书法传承的一条墨色路径

            作者:王姓百

            提要:

             从古至今,中国书法的传承都不仅仅是因为实用。

             中国书法从原创到现在,自始至终既是人类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结果,也成为认识自然和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

             历代文人士大夫自觉不自觉地把书法作为通向自由王国的一条墨色路径。

             当代书法正是沿着这条路径在前行,只不过在时代的背景上拓宽。

             给当代书法的几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从古至今,中国书法的传承都不仅仅是因为实用。或者说文字的应用并非书法,就像铅字印刷、五笔打字并非书法,人们很容易明白,至于抄写个公文、经文什么的,也几乎不能或很少有称之为书法的,再推近说,包括我们现在临摹的那些碑刻、字帖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这样说大家很不明白。比如启功先生的原作可能是书法,但是潘家园五元一份有关启功先生的书法仿制品决不是书法,因而大家现在看到的有关兰亭序,其实并非兰亭序,和现在潘家园我们见到的启功先生的五元一张的仿制品没有什么两样,说不定再过五千年,启功先生的原作都进坟墓了,可能有一幅半幅仿制品侥幸流传后世了,肯定也会被当时的人当宝贝,但却仍然不是书法本来的内含。

            书法的含义是超越文字本身的。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头脑里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在书法家的头脑中也一样的不明白,理论家也说不清楚,说清楚了同样也不成其为书法了。比如这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描述的再好,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蜡塑也罢,照相也罢,超写实也罢……总而言之,只能仿佛,不可替代。因为,书法,是文化,“文化”是活态的,是超越实体而存在和传承的,当然这个实体是指具体的实体,比如兰亭序本身被李世民带进坟墓了,但兰亭序创造的书法生命并不会因此而了结。它会以超乎寻常的方式、信息继续去传播,谁也阻挡不住,也不用杞人忧天,怕它失传。任何文化信息代码一旦产生,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代码就存在,甚至与你写不写字都没大的关系。比如,有的人天天写,实际上并没有继承历史的信息,也没有创造成为当代的历史语汇,只是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相反,有的人,并没有去写,但是那些历史的信息,却由此传下来了。

            因为,在人们的头脑中,所认识的书法的信息密码可能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大家一直在说,现在书法不用了,要去申报世界文化非遗产,要老外来保护,那我们要问,书法是因为实用才传承下来的吗?再说,既然不用了,没用了,何必传承呢,所以,不光普通人眼里,包括专家眼里,也认为书法是实用的玩意。其实不然,书法的“非用”功能与生俱来,和文字的实用完全是两码事,只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很难分清,那是实用,那是书法。比如,水是可以喝的,但山水就不能喝,或者说没有喝这一说了。文字也像水一样,也许有喝的用途,但书法没了。

            有了这个基本的意思,我们说书法,可能多少有些侃得来。那什么才是书法?什么又非书法?

            首先在实际中,书法和实用很少有分离的很清的时候。创造书法有一个先决条件或形式要素,这就是文字,再细分就是点划,这也是作为书法形式的基本语汇,(有专家认为线条是中国书法的基本语汇,这个判断显然是不成立的。)有了书法的这个形式——文字、点划,书家就可能完成书法生命的孕育和书法信息代码的创造。这是书法艺术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不会有书法,可能会产生别的艺术样式,比如有线条就可以产生中国绘画艺术。文字、点化是书法形式生命的前提。其实,书法的内在生命和其它任何一门艺术一样都是人的思想、情感、所有人的一切,这才是书法的灵魂。(有人拿心电图比书法,书法家的书法就是“心电图”,但心电图不是书法。)

            虽然文字称不上书法,但文字在应用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人或由人来参与完成的。因此,不可能把人的一切脱离出去,所以,广泛地讲,凡是有文字的都可以称之为书法形式,这也正是后人为什么因为几个楼兰残字,叫专家如此吃惊,几个敦煌竹简,在当时来说,不就是记事本、不完整的菜谱而已,可是后人就爱的不得了,而且不是因为它的历史或别的价值,就是因为“字”,因为书法。那些残碑不待说,何况现在人们已经无法见到兰亭序真迹了,能看看摹本,也高兴地不得了,甚至于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书者,临写的牛头不对马嘴,人们仍然喜欢。可见,书法的神奇。这又是为什么?这就是书法传承的内在的因素,也就是余秋雨先生说的“真正能把中国人的审美文化的最高审美象征及在中国文化的变动发展中找出一个密码固定下来的就是书法”。“书法是中国文化永恒的缆绳。”余秋雨先生还说“书法本身当然也涵盖着内容,但也不考虑它的内容,书法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美,书法的流走就是美学。林散之的字,它的浓淡墨韵和布局本身就是一种美,你即使读不懂它的内容也没有关系,……”

            这个从“读不懂的文字内容”人为分离出来的(又始终分不开的),正是人们期待的书法。当代人企图把它与文字剥离,所谓纯书法,就是要把那个与这个形式本身无关的读不懂的内容除掉,实际上没有这个可能,但,这样来研究更明了。

            这说明书法有自身独立的形式,不以内容而存在,也就是说不因为文字内容影响对它的审美活动,哪怕是那些当时来说就是实用的文字也一样,既然有独立的艺术生命,怎么会因为用或不用而失去生命力呢?

            之所以担心,正是因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个书法的艺术形式是独立的,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书法有两条生命,一个是和文字内容紧紧相伴的;另一个则是文字内容与其几乎无关的,有人说,还有另三条或者更多,那其实可以与书法是表兄弟,但不是书法。

            二、书法的生命之所以这样独特,根本还在于文字。因为文字,已经是人类的一大创造,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又给以不断创新,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密码信息,这和别的艺术门类以自然原生素材为基础语汇进行创造已经是两个概念。从创作者来说,既没有必要为寻找素材而千辛万苦,又会因为找不到自然的灵感而苦恼。

            中国书法从原创到如今,几乎是一个全民性的运动,而且历朝历代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不仅有阶段性大的书体的革新,各个时期也涌现出受当时及后世崇拜的书法大家。

            中国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实何止一个仓颉,文字的产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那是人类对自然、对人自身的认识的升华,而且又成为认识自然和自身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何等的不容易,何至一人能成就的了,何至一时能成就的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创造了多少种文字,以致于在相互沟通上都成了障碍,才有秦朝的“书同文,车同轨”。但却足以说明中国文字的初创不仅是实用,客观上已经包含了更加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单这个文字的符号,同时也携带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这个东西没有人能篡改得了,就说不要讲书法,单讲文字也篡改不了。

            而且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类朝类代如此重大的书体变迁,可以想象,这又是怎样的一个DNA传承改写工程,但是却历史的完成了。

            三、中国文字本身的创造发展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字本身就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基因工程,类朝类代被众多的读书人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自觉地强化和提升,即所谓书法。尤其历代文人士大夫,自觉不自觉地把书法作为通向自由王国的一条墨色路径。不断地强化了书法形式的意义,以致于不受文字内容的制约而独立产生审美效应。

            这种对书法形式语言的自觉和强化,使书家和观者对书法本身的兴趣倍增,对书法自身语言的探索也一直是一个神奇迷人的话题。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书法本身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文字记事本身。唐太宗李世民不惜重金,从民间搜求,传说还带进了坟墓,从书家到观者对书法是一种何等的心情。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何尝不是这样,后来的人们以致于对书家情急中涂涂抹抹的那些墨块、圈点,也当作有情有义的文字来读,而不认为只是一个黑疙瘩,何故?

            唐代僧人怀素云:“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王羲之也有再写兰亭序的想法,但是没有能做到。

            可见,历代文人士大夫,不仅自觉地去探索书法的奥妙,把书法当作独立的艺术生命来对待,并且自觉地探索其艺术语言的奥妙。

            从王羲之在对王献之的家传私授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古人感觉到书法生命的神奇、迷人、崇敬,以及对这一艺术语言把握的奇妙和内心的自负、喜悦。

            颜真卿向张长史请教笔法,更体现出古人对书法之道的严谨、认真和对书法技巧理性的把握。他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寥寥数语,记述了古人的书法态度和非同寻常的境界,书法在古人的眼里完全不是简单的把字写好,而是提高到“道”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是“道”与“法”的高度统一。

            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以书观人,以人为书,自觉地体会到书为其人,“文以载道”,书何不然。

            后人所总结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是对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书法倾向的概说。也可以看出当时书家探索的路径和主体意识。元明清时期,书家对个性的表现更是登峰造极,比如明代画家徐渭的草书,多少人赞叹不已,但也有人感到不安,烦躁,会指责这叫什么书法。正是这样,书法正是用自身的语言和读者对话。

            其实,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何至徐渭一人。古人所处的时代,真正通向其理想王国的路,到底在何方,多少文人士大夫,真正踏上仕途的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实现自己抱负的又几人。李白精通几国文字,又能怎样,苏轼天下谁人不知又能怎样,杨凝式因何,人称“杨疯子”。更不用说,改朝换代给新国旧臣的精神折磨。笔墨其实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世代耕作的一块精神宝地。任何时候,都可以和自我对话,王铎是这样,朱耷如此,谁又不如此呢?

            而且,笔墨纸砚,随时为用,朝夕相处,为其研习、探讨,都提供了十分的便利。所以,历代久经文人士大夫千锤百炼的中国书法,和中华武术一样不朽而独具魅力。正是文人士大夫的自觉,也为书法的传承开拓了一条不以实用为转移的墨色路径,一直照亮着书法的生命,创造了书法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也从根本上维护了文字原创时代“仓颉造字”“道”“法”合一的精神理念。书法自古和中华武术一样,既普及又带有极神秘的色彩。总体来说,对传承者的文化素养和悟性要求很高。也正因为高,才总有仁人志士去攀升。明董其昌就是因为当初“字”写的不好,才发奋而成为一代大家。

            四、当代书法总体上正是沿着这条路径而来,一方面正在伸向古老的传统,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一方面又正在走向边缘化,积极地汲取全人类优秀的文化元素。

            人们质疑书法的生存危机,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大的外围环境天翻地覆了,二是旧文人不存在了,包括笔墨纸砚也不再是读书人的案头之物了。从表面来看,中国书法真是末路了。中国当代的书法热,实际上是对这个问题的条件反射,激发了当代文化人的自尊心,也是一种民族自我保护意识的自觉。

            但,实际看,这种惊慌,主要是以为实用的结束意味书法生命的终结。实际是对书法形式和实用文字含义的混淆,再说,历代实用文字,在今天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只是由原来的手写到当代的机打而已。可以说,当代中国人也是一刻也没有离开文字而存在。如前所述,当代人仍然没有脱离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只是书法形式企图剥离实际是弱化文字内容而存在,或者是要强调这个文化氛围。就像当代诗歌企图脱离唐人的韵脚一样,这种转型,面临着巨大的“得”与“失”的痛苦。

            今年中秋节儿子给我用短信发了自己用唐人七言绝句形式的诗,虽然也很真挚,但感觉不如当代诗歌那种味。所以,我还是建议孩子读一读《诗刊》。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当代,当代人有当代人的思维形态,自然有它的语言形态、艺术形态,套用古人没有生命力。

            当代书法也是如此,像苏东坡这样的旧文人已经不存在了,再去写苏东坡那样的书法,和我们写唐诗一样,并不是说不好,就连宋人也认为唐人的就是唐人的,不足以表达宋人的情怀,虽然米芾花了极大的功夫集字,但终了还是落在宋人的圈里,否则,米芾也是死路一条。

            中国的书法史其实也是一部紧跟时代变迁的活动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鲜明的、可以直观的活化石。无论我们打开了唐人张旭的《古诗四帖》,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还是徐渭的狂草诗卷,真的是如见其人,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书法状态,如在目前。还有比这更熟悉的,更容易让我们找到物化形态的本民族文化基因吗。正如余秋雨所说:“中国书法的生命外衣是连贯的,这个连贯不是明天连贯、后天连贯,而是解读上的可承袭性。”中国书法的继承性特征,使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面目全非。

            同时,我们也明显体会到,不同时代,随着人们生活实践的变化,精神状态的变化,书法也紧随时代,并未一成不变,唐人书法有唐人的盛大气象,宋人有宋人的开阔意境,元代文人有失魂落魄的迷茫,明人找回自己已失的家园,在狂草中如痴如醉,更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就像董其昌那样,把笔墨锤炼的更加精彩,包括他的绘画,不再太注重题材、内容,笔墨本身就足以。清代又打碎了这种宁静,书法又成为文人构筑精神壁垒的象牙之塔。因为它的抽象,表意的不明确,像一个保护伞一样,又孕育了多少文化的种子。

            时代的变迁,书法的表现形态、表现的内容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书法的这种因时而变的应变性特征又使其生生不息。唐人的不足以表达宋人、或没法表达宋人,同时宋人没法表达元人的,但这种变化,总体上是在封建社会大的框架下,在一个笔墨纸砚案头之物的旧文人这样的基本情形之下。

            书法表现的内含因时而异,书法形式本身在积淀中走向完美。但这种形式本质没有改变。“书法还是书法。”

            但,当代书法会怎么样呢?

            第一、当代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同样是在当代人生活的大背景展开。当代人的活动舞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时代,当代书法的参照系也是一个不同与历史的大背景。

            有关当代书法的一切活动是全球化的,包括创作、研究、教育等等一切,都将在全球范围的大背景展开。一个展览,一幅作品,一个普通的作者都可以、可能受到全球的关注。历史上的大家都不可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才能有多少人关注,才有几个粉丝。包括他本人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尽管王羲之知天命之年仍然对外界充满十分的好奇,从他给朋友的那些信件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实际他的想象是受限的。

            正是,有一个开放的空间,一切书法活动,都会在这个大的参照系有一个横向的比较、碰撞、融合、交流,其意义是非昔日能比拟的。比如当代人的书法,可以是以西方简约主义哲学为“道”体的。可以想象,书法的形式还是,但,它的内涵却和古人的己大大的不同。它是贴近当代这个现实世界的。

            而且,故人也相对封闭的多,很可能是个美玉,谁知何时才能碰出火花, “卞和哭玉”的悲剧比比皆是,当代只要是个宝,上淘宝网就行了。

            当代书法的全球化特征同时是由高度的信息化得以完美。网络的发展当代书法也表现出高度的信息化,不仅空间上可以同别的艺术门类相沟通,相互影响,同别国、不同民族的艺术相互引应,同众多的博客相分享,同时,借助网络,随时聆听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教诲,可以逆流而上,明清宋元,直追秦汉,溯本求源,寻珍采珠,解惑答疑,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古人那得相比。无论初学者、创作者、研究者、教育者都有一个无比非常的资源共享平台。许多在古人看来十分神神道道的书法命题,只要你用心去解读,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信息化客观上也加速了时间的流程,全球化也同样使我们眼花缭乱,不如古人那样清静,而书法之道在于“悟”,在于“道”,在于清静无为,但本质还在于心静,不在于“物”静。

            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大海浪,如同浪里淘金一样,能够更加迅速快捷澄清沙与金,只要是宝玉,卞和就不会被砍足。而且,当代的大市场,也非古代市集可比,好马不但会拍出好价,还会不断翻拍,还会派生、衍生,总之会生出一大堆,也会被产业化。如果说全球化、信息化是催生当代书法艺术的电孵化器,可以使一切当代书法活动变得快捷、行之有效,可以成就无数的书法家,那么,无情的大市场,又可以把一切推向极端,至于走向反面。比如,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可能会成为被市场老板炒作的“一张牌”,甚至于毁灭,当然,也许又以一个产业复生。

            因此,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当代书法可以汲取新的养分,也可能会被异化。

            特殊的时代化大环境,使当代书法又面临着特殊的命运。

            第二、从当代书法形式自身来说,却又顽强的格守着其本质,“鸡就是鸡,蛋就是蛋,”书法就是书法,这个东西并没有因时而动,千年来,不管江流河转,船还是船,岸还是岸,而且随着时光的清洗,越加纯粹干净,这个银舟,同时照耀着时代的苍穹。

            书法就是书法,关于书法的本质专家论述的也许很抽象,也许很玄奥,但当代书法,首先并没有改头换面,成为别样的艺术俘虏,而且艺术本质更加纯粹,为当代书家看的更加清晰明白。

            如果说历代书法和实用总是难解难分的话,当代书法可以说更加纯粹,所有那些实用的外衣,一层层被剥尽,仅剩下玉质的灵魂的躯壳。

            用当代的眼光看历代书法,尽管可以不管他的文字内容,但是毕竟它是有文字内容的,甚至是“文”与“书”双玉合壁,相得益彰。

            观历代书法往往如雾中看花,水中观月,因受文义的限制,往往不得其旨。不知是在读“文”还是在观“书”。

            也正是有文字内容,有现实的实用意义,这也让书法这个本来是象牙塔里的仙人,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文化的信息不仅在上层,同样也在普通百姓家广泛传播,正是这样,中国的书法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

            同时,中国历代书法,又具有对自身形式意识的自觉,也就是说又能超越文字内容而存在,成为文人仕大夫的精神文化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就像一颗佛灯,放射花的光芒,“花之为花”的一切从未泯灭,尽管是时隐时现。

            当代书法正是站在这个巨人的臂头,正面对着历史的大潮。没有实用的外衣,又在走向象牙之塔内。

            当代书法与文字意义的远离,无疑将使其失去一位并肩战斗几千年的老战友,同时,面对历史的大潮,一个国际的文化大环境,这又将进入一个“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伟大创造时代。比如,和西方的现代立体主义结合,可以产生立体主义书法,和简约之义结合,又产生简约主义书法,总之,当代中国书法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第三、从书法主体看,当代书法主体仍然是读书人,但他们不在是秀才,也不是状元、举人,他们不是从过去的私塾里师傅带徒弟一个一个手把手领出来的,他们吃的是大锅饭,是大学校里混出来的,同过去相比,从数量上看,把过去历朝历代所有的读书人加起来怕还没有现在从事书法的人多,这个书法的队伍不是小,而是庞大的很。对书法的研究和感悟来说,当代的人聪明和悟性也不低于古人,从大家来说,把古代都加起来也没有今天多,但是,我们还是不满意当代书坛,认为我们远远赶不上古人,其实,这是个历史错觉,古代大家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自身,更重要的是因为历史,历史不是仿古,做旧不得,比如一块石碑,本来也许就那样,历经历史的烟云,那就不一般了,如果翻刻一个新的,它的价值显然无法和原作比。

            如果不能历史的看待许多问题,单从人类的欲望去对待事物,我们要保护的也许太多了,可能我们要建的博物馆比我们要收藏的宝物还会多出一千倍,当然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历史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只有开创新的历史。

            当代书法主体的组成结构比以往也复杂的多,有小学、大学、博士、教授,还有商人、医生,有小民也有官员等等,各自的素质结构也更复杂,从小到大要学各门学科,许多的东西,还要上网聊天,古今中外,视野大大超越了古人。对待书法的态度方式也是开放型的,积极地。而不是像古人,包括王羲之也是秘传笔法,不为外人所道。

            当代书法主体的思维是开放的、国际化的,当然也受时代的局限。

            第四,当代人的审美倾向,一言以蔽之,是“崇洋”的,国际化的标准。选美也要在世界范围内,要拿东方的和西方比,纵观历届国展,与其说是书展,不如说是以文字为主体媒介的广告牌制作大拼比,西方的形式主义,实际上更像中国的瓶子,法国的葡萄酒,日本的标签。但不管是什么花样,人们还是没有看错,那是在搞书法展,“书法还是书法”,当代人还可以享受到书法的墨香,还会濡染于这种文化的氛围之中。

            因为广大的观者,其实还在沉浸于历史的文化信号之中,所谓“解读的可承袭性”,或者说书法给读者以更大的误读可能,也就是不论作者是什么意图,或要体现什么内涵,对于观者来说,也许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者观者也许看到的、读到的完全是另外的东西。

            但从当代的书法审美总体看,无论创作者还是观者,都不满足在我们自身文化的圈内来看待书法,往往会同全世界所有文化形态相类比,来创作、批评或欣赏,视野是国际化的,标准是国际化的。比如我们谈自己的书法状况,很容易就联系到日本、韩国的,甚至美国的当代艺术。

            当代书法传承不在是像在很纵长的洞子里,是保守的、神秘的,是秘传。而是批判的,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也不再像是在塔下向上看,而是会多方位多角度去瞻仰。也不像钻洞子,像一个挖煤的在一个窑里挖很久,而是像个游客来来去去、进进出出。

            总而言之,当代书法创作的思维模式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其创作主体也不再是一个旧时代文人士大夫能涵盖,可能是个文人,也可能是个商人,也可能是个书法专业户,也可能就是偶尔一次乘兴。作书的动因,可能是因为爱好,也可能是因为囊中羞涩,或者别的什么。所谓大家的推出,可能是因为一次参展获奖,也可能是商家精心运作,谁真正是书法基因的携带者,还在历史的筛选,在特殊的机遇。

            不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当代书家远远优越于古人,要什么样的笔,就有什么样的笔,要什么样的纸,就有什么样的纸,墨也一样。

            欣赏的眼光,批判的眼光也是崇洋的,以国际化为标准的,虽然这个标准是不具体的。

            因此,来看当代书法,其意义非常,因为时代将赋予其二次生命,其创造的内容,不亚于“仓颉造字”的伟大时代,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书法这条墨色地带将更加郁郁葱葱。

            五、给当代书法的几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应积极构建当代书法展示的公众空间,尤其应当创造书法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代形式。当代书法被看做展厅的艺术,当前的状况还不能满足书者和观众的需求。尤其当代人的生活空间的欧化,传统的装饰形式往往不能融入其中,需要有与其相应的当代书法装饰形式。

            2、书法教育要减少对中小学生的负担。尤其初中学生负担很重,没有必要增设写毛笔字的课程,重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书法教育主要在高等院校,比如中文系应该要开设,历史系也可,艺术院校、书法专业院校不用分说,但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值得探究,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直接影响着高等书法教育。

            3、所谓“书法之乡”的命名,还有“中小学书法教育培训基地”的挂名,值得反思。当代书法的传承其实有一个新起点,不是复古。


Processed in 0.313(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