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乐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基地首页   基地简介   基地动态   名家足迹   基地景点   写生作品   写生驿站   基地荣誉   联系方式

        和谐包容文化提升包头人幸福指数

          和谐包容文化提升包头人幸福指数
          包头作为一个边疆城市和移民城市,先天地具有多元文化的鲜明特色。包头市在文化建设中,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始终鼓励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始终坚持广大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让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这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包容文化成就了包头文化建设的宽容与丰富,让包头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文化建设在助力经济起飞的同时,也让包头人的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文化建设凸显多元特色

          包头市在文化建设中以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努力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交汇点,在文化建设中着力突出多元文化特色,体现了包头作为移民城市的巨大包容性。

          在东河区,借着当年以乔家为代表的“走西口”的晋陕人给老包头带来的晋商文化,近年来,东河区充分挖掘这一文化资源,在北起妙法寺,南至财神庙打造了极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乔家金街”, 再现当年乔家十三铺的盛况。这条古商业街将晋商文化、佛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多元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东河老城区展现出独特魅力。

          在土右旗,历史上的移民使内地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水草丰美的敕勒川(今土默川)上碰撞交融,催生了土右旗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蒙汉语相间的“坐腔”,俗称“风揽雪”,当地人称作“打玩意”,这便是土右旗二人台的前身。直到现在,从土右旗二人台的唱词中依然能找到民族融合的痕迹。比如:土右旗二人台传统曲目《十对花》中,“德立格尔赛”这个词只有懂蒙语的人才知道它是“花开”的意思,而这些蒙汉语融合的痕迹早已汇入土右旗二人台的艺术之河,澎湃出独特而正宗的乡土之音,这包容、宽厚的乡音是在其他地区的二人台中寻不到、也悟不出的。二人台艺术也因此担当起了土右旗打造“敕勒川文化”的龙头品牌,在全国文化大环境中,独树一帜,韵味悠长。

          在青山区,由于军工企业的存在而使兵器工业文化极具特色;在稀土高新区,“解放思想、瞄准一流、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散发出迷人异彩;富饶的稀土之乡白云鄂博,在孕育了包头的钢铁和稀土产业的同时,也在广大矿山职工中间培育出了独特的矿山文化;达茂旗浓郁的草原文化氛围则由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所赋予;昆区则构建起了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的大舞台。百花齐放的包容氛围令包头市的文化建设在多样性中和谐而动,绽放出别样的魅力。

          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为了不断拓展文化建设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头市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将市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让市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也让市民成为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从而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在九原区,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富裕起来的农民农闲时节怎么办?群众文化职能部门怎样才能真正为占全区95%的农牧民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精神文明怎样才能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九原区有关部门在深入农村反复调研后发现,农村有一批文艺骨干自觉自愿开展文化活动,他们有的擅长民间乐器演奏、有的喜欢唱山曲儿和二人台,茶余饭后、农闲时节,他们在自家院子里自娱自乐,吸引着邻里观看。九原区有关部门意识到,这正是与农民贴得最近,最能反映农民文化需求的新的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如果加以扶持、引导,村级文化活动就能真正地开展起来,如果每个村都能办起这样一个文化大院,就解决了农民文化活动难的问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九原区文化馆从2003年开始尝试文化大院创建活动。2004年初,他们正式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创建典型文化大院的建议和意见,九原区委、区政府作出《创建农村典型文化大院、文化户的决定》,制定了创建标准、创建目标和创建具体措施,并规划用5年时间,在全区每一个行政村树立一个典型文化大院或典型文化户。文化大院、文化户建设被列入九原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工作中,区政府还列入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大院的发展,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保障了九原区农村典型文化大院、文化户创建活动的开展。目前, 九原区已创立农村典型文化大院17家,文化大院已由最初的唱、扭,发展到小品、剪纸、书法绘画、运动健身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一院一品”的格局。这些大院年平均活动都在40场以上。文化大院的兴起,促进了村风文明,村民团结,和睦了邻里关系,活跃了农村文化,培养了农村文艺人才,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现在,九原区“典型文化大院”已成为九原区群众文化的一张名片。九原区典型文化大院创建活动还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金奖。

          土右旗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则提出了“围绕一个大目标———建设文化大旗;打造一个大品牌———二人台文化艺术品牌;形成一个大规模———二人台艺术的群众性规模的构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使二人台这项民间艺术逐步确立了品牌地位。

          随着二人台文化艺术的带动和影响,土右旗的文化大院也不断兴起和壮大,其中小召子村“白光宝文化大院”获自治区“十佳文化大院”称号。

             在包头市的其他农村牧区,近几年,通过政府资助和群众自发组建的乡村文化大院亦蓬勃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而在城区,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活动则吸引了无数市民的参与。

            随着群众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包头市广大群众的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也水涨船高。

            软文化助力“硬经济”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包头市在文化建设中,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在统筹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把文化建设作为取得领先优势的重要力量,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频出大手笔,使区域竞争的软实力得到不断提升。

            包头市着力通过旅游业等相关行业来充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其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有益经验。

            例如,包头市固阳县从举办秦长城文化艺术节,到开展“写长城”、“走长城”、“论长城”、“摄长城”、“舞长城”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使秦长城这一古人留给今人的丰厚的文化财富,成为固阳县最大的地方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追古思远。而东河区通过深度打造以晋商文化、北梁宗教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精品,力求将东河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石拐区则通过各种形式来整合和挖掘五当召召庙文化的丰富内涵,利用寺庙文化开发旅游产业。他们编制了《五当召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总投资额度为14亿元,力求将五当召打造成为召庙文化旅游聚集地。

            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以晋商文化为代表的乔家金街已成为东河区着力打造的集文化、旅游、商业体验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成为东河区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而昆区的包头市乐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近日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包头唯一的文化产业示范单位。石拐区也打算依托五当召悠久的历史文化、宏伟的建筑群,建立一条集民族文化艺术品制作、展览、拍卖、零售为一体的文化街,促进该区文化产业发展。

            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包头市在新一轮文化建设的大潮中,努力发现和挖掘其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明确城市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定位,在让软文化助力“硬经济”的同时,更将文化建设提到以人为本的高度,大大提升了包头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基地动态
      基地景点
      基地荣誉
      ·被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Processed in 0.452(s)   1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