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画院首页 | 画院概况 | 画院新闻 | 画院画家 | 机构领导 | 藏品展示 | 艺术研究 | 艺术展览 | 联系我们
  • 杨晓阳作品
  • 李可染作品
  • 黄 胄国画作品
  • 1
  • 2
  • 3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玉树藏族自治州采风(图文)

            (1/2)采风团在勒巴沟合影

            (2/2)玉树同胞献上哈达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此地,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巍巍唐古拉和苍茫昆仑山孕育了玉树儿女勤劳勇敢、豪爽大方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前往玉树的分队于当日上午10:45抵达玉树机场。洁白的云朵点缀着湛蓝的晴空,延绵高耸的群山融入天际,画家们在耀眼的阳光中走下悬梯,立即就被眼前壮丽的风光所吸引。走出机场,前来迎接的藏族同胞们为采风团的画家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尽管这里平均海拔有4200多米,初来此地的人们会有些许高原反应,但走南闯北惯了的画家们却将其抛在脑后,完全沉浸在壮丽的景色和藏族同胞们“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


          从机场前往玉树驻地的途中,画家们不时打开车窗用手中的相机抓拍途中的美景。随着车队渐渐接近目的地,空气中明显多了些尘土的气味,群山间大团的扬尘中隐约可以看见林立的塔吊,记得前几天青海省骆省长在接见采风团时曾说过:“现在的玉树就是一个大工地,我们在加班加点重建家园。”玉树就要到了!画家们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神情逐渐凝重起来。


          车队驶入重建中的结古城镇,画家们望着车窗外的场景若有所思。一辆辆载重汽车卷起烟尘呼啸而过,一群群建筑工人走向工地,鳞次栉比的脚手架间电焊的弧光不时闪现,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渐渐出现在画家们的视野之中,家园正在重建,生活还要继续,路旁的帐篷里炊烟袅袅,身穿民族服装的玉树同胞们穿行其中,坚毅的面庞上不时显现出乐观的笑容。向导指着一座雕塑告诉大家,这就是人们高呼“玉树不倒”的格萨尔广场。玉树大地震后,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们曾多次向灾区捐钱捐物,现在终于亲身来到这片惦念已久的土地,心情难以平静。刚到驻地,顾不上旅途劳累和饥肠辘辘,梁占岩、陈鹏等几位老师刚一下车就深入到人群和工地中,废墟上建起的新楼、轰轰烈烈运转着的工地、风尘仆仆的建设者、淳朴乐观的藏族同胞都成为了画家们拍摄的目标。梁占岩老师说:“眼前的场景很令我触动。我曾来过这里两次,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玉树和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圣洁,有着秀丽的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和自然是那么的和谐,曾是仙境一样的地方。这里蓝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流水的声响,都是我美好的回忆。这次,一开始看到了震后满目疮痍的玉树,我心情非常沉痛。但我也看到在废墟上正在兴建新的城镇,劳动场面轰轰烈烈,很多工人正在为重建玉树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和他们聊了天,有来自四川的,也有安徽和河南的,那么多人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进行艰苦的重建工作,这很令我感动。这里的藏民身上既有对信仰的虔诚,又有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这是很可贵的品质。从这些人身上,我能看出这里肯定会有很美好的前景,很快崭新的玉树就能再次成为仙境。”


          休整后,采风团驱车前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南侧的大冰川,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澜沧江源出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三江源”顾名思义就是三江源头交汇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水草丰美,牦牛成群,高大挺拔的三江源纪念碑耸立在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江泽民同志亲自为此碑题词,山丘下的通天河水流湍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河畔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为“晒经石”,相传是当年唐僧晒经的地方,石旁古柏群上挂满经幡,采风团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随后又在通天河畔、晒经石旁拍摄素材,收获颇丰。


          下午,车队顺着通天河畔崎岖颠簸的山路缓缓驶入勒巴沟。“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的沟”,曾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休整之处,这里的风光美如画卷,唐朝古塔巍然耸立,山间苍松古柏、怪石嶙峋,谷底溪水潺潺、芳草茵茵。面对这样的景色,画家们或是举起相机拍个不停,或是掏出纸笔画起速写。山坡下,李孝萱老师用画笔捕捉着古塔的造型;山坡上,王平、顾平、井汉升、杨少彤等几位老师席地而坐,在速写本上勾勒着山川河流。顾平老师说:“玉树镇里的建设场面,使我感到了人定胜天的豪情,而这里壮丽大气的景色,对于我这样一个身处江南的画家来说是非常稀罕的。天特别的蓝,草特别的绿,二者形成了一种特别纯洁的对比。我怀着崇敬和赞美的心情来到这里,走在山路上看见石头上刻着经文,我被玉树人民纯净的心灵和坚定的意志深深打动,这片云、这片山和这种情怀是相吻合的。”。


          勒巴沟内遍布刻有佛像和经文的嘛尼石,有的浸没于溪流之中,有的掩藏在草丛之间,同时这里还拥有规模庞大的摩崖石刻群,岩画造型古朴神秘,具有唐代佛教造像风格,是藏汉石刻合璧生辉的精彩篇章,杨越、王僖山、吕绍福、唐辉等几位老师手中的相机一刻不停,记录着这些宝贵的图像资料。当地文物部门正在对勒巴沟的岩画和文成公主庙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脚手架顺着山崖直入云霄,许俊老师临摹了几组岩画,望着修复工地深有感触的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走的就是这里,这里的文化是藏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就是在多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延续需要很多人关注和参与,玉树震后百废待兴,政府和当地人民在全力推进重建工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修复,这是很可贵的。这一切让我我明显感觉到,玉树人民真正从废墟上站起来了!”


          当晚返回驻地,晚宴上玉树的藏族同胞们为画家唱起了祝酒歌,在欢快的气氛中,画家们再次被玉树人民坚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


          第二天天刚亮,几位画家就走出驻地赶在早餐前拍摄晨光中的玉树结古镇,创作的冲动一扫昨日的疲劳。王僖山老师就玉树之行谈起了他对创作的个人感受:“这次玉树之行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真切的东西,这些是图片远远比不上的,亲眼看见蓝天、古塔、草原、牦牛,亲眼看见玉树这个热气腾腾的大工地,令我很激动。有人总以为画家只喜欢表现民族服饰、老牛和破房子,其实不然,要与时俱进的看这个问题,经过重建玉树地区由原来的重灾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些劳动者和那些新建筑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建中的玉树就很美,我相信重建后的玉树会更美,肯定还能感动画家们。”


          当天,采风团还参观了玉树州民族中学等地。两天的行程中,画家们不仅领略了玉树的壮丽河山和质朴民风,更亲身感受到了“玉树精神”的伟大力量,张江舟副院长说:“玉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曾经经历过苦难的地方。这次来到玉树,我们明显看到,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对玉树关注和支持的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因而玉树灾后重建的工作力度非常之强,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工地,虽然眼下还看不出重建之后的城市面貌,但可以想象得出,几年后玉树肯定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新城市。中国国家画院在这次采风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和主题之一就是表现玉树灾后重建的一些基本情况,两天来所见所闻令我们有很大的收获。玉树山川壮美,民风质朴,是一座美丽的富矿,蕴藏着很多可供人们挖掘、提炼的美的资源,画家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美丽的事物,不仅包括美丽的自然风光,当地藏族同胞们的热情也令我们感动不已,让身处现代城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真、善、美。这些汇集在一起,对画家的创作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滋养。

      画院新闻
      ·“自在·坚守——刘勃舒、何韵兰作品展”近期在马奈草地国际俱...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征稿通知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黄南藏族自治州采...
      ·“南北对话——中国当代画家创作成就展”隆重开幕(图文)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互助土族自治县采...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玉树藏族自治州采...
      ·“大美青海——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青海行”主题活动在西宁开...
      ·“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邀请展”在美国展出
      ·“起航之旅——中国国家画院·广西红十字会圆梦北京夏令营”系...
      画院画家
       
      曾翔
       
      胡抗美
      曾翔 胡抗美 梁占岩 林容生
      梅墨生 苗重安 王家新 杨长槐
      藏品展示
      李焕民《祈愿和平》
      宋源文《细语》
      程勉《雪域汉子》
      张顺清《山寨故事多》
        画院首页
        画院概况
        画院新闻
        画院画家
        机构领导
        藏品展示
        艺术研究
        艺术展览
        联系我们
      Processed in 0.693(s)   3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