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画院 (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画院首页 | 画院概况 | 画院新闻 | 画院画家 | 机构领导 | 藏品展示 | 艺术研究 | 艺术展览 | 联系我们
  • 西双版纳少女
  • 大漠驼行图
  • 张立农《热爱冬天》
  • 1
  • 2
  • 3

        河北画院2008年展印象

          2008年1月29日河北画院2008年展在河北美术馆如期开幕,河北画院年展沿袭多年的传统,在每年新年伊始举办,将上一年画家积极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艺术成果,通过年展的方式展示出来。

          本次展览以“传承·创新”为主题,这个主题也是当下艺术界很热门的话题。选用这个主题,旨在通过此次画展,让画者与看画者唤醒对于传统的记忆和对于绘画创新的思考。

          首先我们从“传统”两字谈起。在很多时候,人们对“传统”的理解是对传统的技巧和形式的学习和继承,以至于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画家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希望能看到柳暗花明的天地。那么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理解传统?怎样传承传统?我认为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要理解传统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讲求师法自然、追求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品格。艺术最忌讳模仿别人,模仿先人大师的技艺再精湛也没有意义。罗丹在他的《论艺术》一书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于传统的看法:“传统是这样的授给你钥匙,用了它可以跳出因袭的樊笼。这便是传统自己教你永远探求现实,禁止你盲从任何大师。”(摘自《罗丹艺术论》嘱词[法]罗丹述,葛赛尔著, 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西方艺术如此,中国的绘画也离不开这一点。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精神品格就是对自然现实的尊重,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可以表现在任何艺术作品中以及艺术理论中,早在唐代画家张璪就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中国艺术的纲领,“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有感而发,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也点明了向自然现实学习的艺术主张。中国绘画的传统就是师法自然。我们也可以更通俗的理解为艺术家必须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

          此次画展聚集了河北画院老、中、青三代画家,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感悟自然,因自然而感动的情绪。谷爱萍老师的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我可以感受到她画里所表现的老人,母亲,孩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画家用饱蘸着女性独具温情的画笔表现出母女、家人之间的深深的情感。谷老师喜欢用线造型,行笔干练、自然,墨色浓淡相宜,画面的布局经营巧妙,淡淡的施色和主题情绪相呼应。这次展出的张国君院长的风景写生,画面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用笔生动。著名老画家铁扬老师一直提倡“有感而发”的艺术主张,他强调只有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给你心灵震动的事物才有表现的冲动,在这种冲动下,画家才会有不断表现的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感动观者。本次画展展出铁扬老师的作品“炕头系列”“梨花系列”等都是铁老师一直以来很喜欢表现的题材。他每年坚持定期写生,现场创作《玉米地》、《炕头》系列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些人体照片和风景照片进行拼贴。因此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乡村女性充满了质朴的情绪。我此次参展的作品《烂漫系列》的创作就是源于2007年的春天到赵县看梨花的感动。我以前看到过梨花,但是还是第一次看到像海洋一样绽放的梨花,好激动,于是创作了这批作品。作品中天空以蓝色为基调,对梨花的表现用似花非花、似云非云的方式,用笔比较感性,目的就想传达出我的这种情绪。因此对自然的第一份感动,是最珍贵的,也是画家最应该把握的。李彦鹏老师的版画作品,就鲜明体现出这一点。他的作品有的表现西北黄土高原的风物,也有近一年来创作的坝上风情的作品。画面中成群的牛羊,农家窑洞小院,无不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站在彦鹏老师的作品前,感受到一种源于自然感动。那精到的刀法、和谐的色彩以及对画面巧妙的经营,无不表现出画家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对传统人文品格的传承。

          “创新”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国画百年革命的硝烟尤在,自清末以来,国画就派生出“因循”和“革命”两大阵营,而今又不断涌现的“实验水墨”“新文人画” “装饰性水墨”,多是在样式上的变化,有的已经让人无法找寻到国画的韵味了,我们只有在印刷精美的画册上才能看到经典的传统作品,对于传统真正成为了一种集体的记忆。这样的创新就有点让人雾里看花了。

          创新对于时代来说是必然的,中国绘画就是在不断创造新视觉样式的过程中发展的。画家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进行不断创新的勇气和执着。但是鉴于上述的创新现状,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创新”的含义。就笔者的理解和思考,不管怎么创新都应有对传统的一脉相承,这“一脉”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气质,传承这种气质是中国画家对历史的一种责任,也是对当代的一种使命。

          创新要根植于民族气质和民族艺术传统。中国绘画的根基就是灿烂的中国文化。对于画家来说,与其浮躁地追逐时尚的、浅薄的前卫,还不如沉下心来研读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真正体会一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的韵味。笔者提倡画家在决定创新之前,首先要做足传统文化的功课,让自己的创作摆脱肤浅、盲目。走在美术馆的展览大厅,可以感受到画家们在这一方面做出的努力。副院长黄耿辛先生的作品,在传统的笔墨中寻找新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我国书法大师沈鹏在评价黄耿辛的画时说:“他不满足于一般的热闹、红火,追求新意,墨与色的渗化,构图的变幻、清新、空灵。欣赏他的画,让人感觉是自由的”。画家赵承鑫的“牡丹孔雀富贵图系列”,契合中国人追求富贵、吉祥的传统审美情趣,而他的山水作品又试图从传统的图式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意境。王立明的花鸟作品也试图在传统的基础上构建更有意境、个性化的风格。

          创新要根植于现实生活,从生活中获取艺术灵感。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也随之变化着,后现代艺术的多元化给身处在如此时代的艺术家以无限创新的空间。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就要求画家的艺术触觉深入到生活中去,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是真实的、打动人的作品。在这一点上画家刘小东的创作方式值得借鉴。他一直坚持深入生活进行现场写生,从《军中新十八罗汉》的创作到《三峡移民》,以及到泰国写生作品《温床》,2007年到日本写生创作《人体宴》等一系列的现场写生创作活动。每一阶段写生都造就了一批崭新的、体现画家本人对时代变革思考性极强的作品,而且不断进行现场写生的创作方式使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意义。

          河北画院每年组织画家深入生活,进行体验、考察、写生,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因此每年画家们都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写生作品。这次展出的张国君院长的风景写生就是他07年的作品,画面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用笔生动。他在繁忙的院务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写生创作,这种积极、勤奋的作风是值得我钦佩和学习的。前面提到的铁扬老师每年坚持定期写生,深入到乡村现场创作《玉米地》、《炕头》系列作品,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些人体照片和风景照片进行拼贴。我想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年轻画家学习。画家张晓波的作品也属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他每次深入生活的时候积累的大量速写素材。他的作品在笔墨形式上追求一种现代感,内容也是反映当代新农村人民的新生活,很有新意。除了进行写生之外,画家在对现实的思考后,创作出一批观念创新的作品。画家张立农和贾占峰的作品就是具有很强观念性。张立农的参展作品,追求绘画形式与观念的统一,试图表现一种现代人面对社会现实一种复杂无语的心理状态,有很强的现实主义意义。画家贾占峰的作品试图阐述现代文明与原始朴素的矛盾,人们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的时候,原始朴素的世界是人类潜意识的永恒的需要,画面中反复出现的的小飞机被画家视为代表现代文明的符号。周晓明是画院最年轻的一名画家,作品中流露出80后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他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总之,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画家源自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打着生活的烙印。河北画院画家们正面向现实生活的学术研究道路上。

      画院新闻
      ·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2010级艺术硕士 “一种特质”主题作品展
      ·彼岸理想•卢禹舜作品展在河北举行
      ·艾文礼到河北画院调研
      ·河北省书画院院长书画联展在唐山举行
      ·国画家 全太安 师承传统 更师造化
      ·河北国画院等四专业画院与省会美术馆联盟成立(组图)
      ·纪念田辛甫先生诞辰100周年-田辛甫画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田辛甫画展—纪念田辛甫先生诞辰100周年
      ·梦想童年—2011原动力画室师生作品展
      ·艺术•设计•生活”新锐艺术设计展
      画院画家
       
      魏奎仲
       
      慈旭
      魏奎仲 慈旭 董健生 韩羽
      黄耿辛 贾占峰 贾占峰 铁扬
      藏品展示
      寻梦
      工笔人物
      李彦鹏《日落而息》版画
      张国君《风动西坡》
        画院首页
        画院概况
        画院新闻
        画院画家
        机构领导
        藏品展示
        艺术研究
        艺术展览
        联系我们
      • 电话: 0311 — 5815125 5815123 5873947 (张国君) 5815122 (南恽笙) 邮箱: QQ :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老军营小区太原画院
      Processed in 0.898(s)   3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