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访问个人艺术馆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李铎官方网站
http://li.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豪放书风展军旅情怀——拜访李铎

          作者:钟文芳(ICPC艺术在线执行总裁)2011-10-05 11:43:35 来源:《踏雪寻梅》
              1987年7月2日下午,太阳已经开始西垂,正午时那炎烈的阳光变得温和了许多。此时,我从旅行驿站、紧临东三环的康辉旅社,穿过天坛东门,经由崇文门、前门、天安门,再顺着长安街西行,抵达木犀地站,来到位于中央电视台东侧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里是著名军旅书法家李铎先生工作的地方。
          当我蹬着自行车,骑行了半个多小时赶到军事博物馆时,早已是满头大汗。年近六旬的李铎先生在军事博物馆大门前的那道护栏门口迎着我时,连连说:“辛苦了,辛苦了。”
          我挚诚地与李铎先生用力一握,在心中很感谢他在百忙中能接受我的访问,笑道:“没什么,见到您的荣幸之感,使我的奔波之苦一下子就消散了。”
          “我哪有这么大的魅力,过奖,过奖。”李铎先生谦恭而爽朗地笑了起来。继而他感叹道:“你靠一支脚,独自一人骑车环游全国,非比寻常,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我轻描淡写道:“其实,一个人,独来独往,天马行空,如闲云野鹤般纵情于山水之间,不是也很惬意和浪漫吗。”
          “唔,我很赞赏你乐观的生活态度。”李铎微微地点着头,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我说“你一定是个懂得生活的人。因为,懂得生活的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我说:“懂艺术的人才真正懂得生活,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需要充满激情。”
          谈笑间,我们走到了军事博物馆大门前的水池边,李铎先生突然停住脚步,指了指喷水池,说:“我们先在这坐一会吧。我办公室太乱,还有两拨人在那儿等着呢。”


          弱冠之年曾游历全国,时在1987年7月于军博初识李铎


          此刻,已时近黄昏,太阳正悄悄地滑向西边的山峦,空气中流溢着的盛夏的暑热正悄悄的退去。在军事博物馆前的水池边,可以感觉到池水清凉的湿气。时有微风扑面,虽然热气尚未完全退尽,但却温和而爽朗。
          李铎先生戴着茶色太阳镜,上身是一件淡蓝色的短袖衫,下身着一条草绿色军裤,脸上总是浮着和蔼的微笑。他坐在水池边,一边翻阅着我的册页,一边听我介绍册页上各界名流的题赠。
          当看到赵朴初为我的题词时,李铎先生连连赞赏道:“好,好,赵朴老这个词题得好。”看到题词上落款日期是七月一日时,又以肯定的语气问:“你昨天去拜访过他?”
          我说:“是的,可惜朴老昨天外出开会了,没有见到。”继而谓然感慨道“而他回去后,得知我去拜访过他,当晚就拟写了这幅题词。并且今天上午又特意嘱咐他的秘书宗家顺先生送到了我下榻的旅馆,实在至令我感动。”
          李铎先生也由衷地赞叹道:“朴老啊,就是这么一个人,永远都值得人们尊重。”
          接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硬笔,拍了拍我的肩,深情地说:“你的壮举打动了赵朴老,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打动了我,我也为你写几句勉励的话吧。”说着,他提笔在我的册页上热心地题写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文芳同志身残志坚,事必有成,谨祝,丁卯之夏, 湘人李铎。”
          李铎自署湘人,即湖南醴陵人也。我的家乡地处赣西,与湖南醴陵毗邻,两地相距不过百里之遥,是李铎先生的邻居。因为地缘相近的关系,民风与乡俗几无差异,小时侯有着许多相同的童趣。这就无形地拉近了我们的关系,有一种亲切感。两人各抒胸臆,把握言欢,一夕半生事,三语得故交。
          不多时,有人来告之,那两拨人要走了,李铎先生对来人说:“要走啦,替我送送他们,我这就回办公室。”
          李铎的办公室不大,但极清雅。也许是对我这个芳邻情有独钟吧,李铎先生回办公室后,颇觉意犹未尽,取下一张四尺宣铺开,笔墨是现成的。他提起笔,略一凝思,挥毫书写道:“生为百夫雄,独足何所惧。壮志藐千难,云?皆可驭——文芳虽年茂?独足单骑,经行万里,实非大勇之男所能及,钦之敬之,因题于右。”蒙李铎先生赠诗并惠赐墨宝,不胜倾感。
          李铎先生五岁发蒙读私塾,受乡间一位老先生的熏陶,逐渐迷上了书法。他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以帖写碑,求其高古,得其厚重;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他曾作诗日:“学书自古勤为本,笔洗南塘水一湾。夜听山风吹劲草,临书兴尽月中天。”生动地记述了他在学书道路上不断追求与探索艺术真谛的刻苦精神。
          坦率地讲,对于我的这位邻居老大哥,我从心里钦佩他,一是钦佩他的书风与人品,二是钦佩他广博的学养。
          在书法上,李铎先生强调,欲使书作风骨铮铮,元气淋漓,必先务求作者要有浩然正气。他曾说,林则徐的书法为什么写得好?因为他的骨头最硬;郭沫若为什么笔力遒劲凝重、神采飞扬?因为面对国难当头,他以正气和诗情投入其中。
          他平生最欣赏文天祥的《正气歌》,经常朗诵、挥豪书写这首诗。他认为,做书法家就应当品格要高。应承当起人文关怀、历史领悟和对时代命运的关注,把优秀的艺术精品献给人民。
          作为著名的军旅书法家,李铎先生1995年7月推出了他的书法力作《孙子兵法》。他说,作为军人,写兵法要透出军人的风度与气质,像统帅布阵、击鼓催征那样,展现一种“战斗”气息,写出阳刚雄强之美。“书道犹兵”:兵法讲造势,厉兵如猛虎,勇往直前,势如破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书法讲究书势,任情恣性,乘兴挥洒,字字如飞,龙腾虎跃,非尽兴尽墨而不可罢笔。
          所以,他创作的《孙子兵法》,通篇气势磅礴、雄浑劲健、苍劲豪放;线条顿挫有制、不拘小节,尤如千军万马之势,确使人有军令如山、书道犹兵、排山倒海之感。表现出他军人的豪爽豁达气质和气度洒脱的个性。
          李铎先生的成功,不仅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精深造诣,其国画作品也出手不凡,格调高雅。他将草书枯藤苍劲的线条融于花鸟画之中,章法求其大疏不密,深得吴昌硕画风遗韵。山水画具有生活气息,大气雄强,颇有大家气度;尤其他文采风流,诗词、散文都有自家风范。启功先生赞其日:“他不但书法功底好,且极有诗才”。
          诚然,好的书法绝不仅仅是笔墨之中的事,而是法度与文化的融汇,是技巧与学养的化合。古代的书法大家,于书法而外,莫不精于韵律之学。当代人的书法作品,内容大多是唐诗宋词,加之对古诗词了解不深,书写不免流于表象,成了只会操管的墨匠。当代凡有成就并受到人们推崇的书法家,如启功、沈鹏、刘炳森、林岫、欧阳中石等,莫不通晓韵律,精熟作诗填词。
          “客子乘舟欲上楼,登临回望楚江秋,乡书日夜浮黄鹤,闲却霜天万里鸥。”这是李铎先生1985年为武汉重建黄鹤楼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作者在登临重建后的黄鹤楼时,极目远眺,对黄鹤楼沧桑历史的感慨和对今天江南美丽秋色的万分欣喜之情。是一幅诗书合壁的艺术精品。其书沉着凝重,流转遒劲,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全章血脉贯通,元气淋漓,气度不凡。其诗风格清新,韵味悠长,出典不俗。足见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和高深的文学素养。

      个人动态
      胸有浩气 笔底雄风—记书画艺术家李铎
      豪放书风展军旅情怀——拜访李铎
      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人物系列之一李铎
      《孙子兵法》李铎将军手书全文-作战篇
      李铎师生书画作品展捐助33万元
      李铎艺术馆将落户湖南醴陵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247(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