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收藏》(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杂志首页 | 期刊 | 艺术家 | 本刊专访 | 人物报道 | 艺术高端 | 经典作品 | 艺术观察 | 期刊资讯 | 联系我们

        品牌收藏——访收藏家郭庆祥先生

            访谈人物:郭庆祥
          收藏家要以学术性作品为本

            记者:为何定位于收藏近现代大师的作品?

            郭庆祥:我的收藏始终定位于近现代大师的作品,收藏古画少的原因主要是真假难判断,很多问题研究起来难度大。收藏近现代的画,由于年代相隔较近等多方面原因,相对来说研究起来比较容易。其实影响画价的主要原因还是作品本身的学术价值。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不等于有学术价值,无论收藏什么时期的作品,都要选择经得起历史推敲的。

            记者:您为什么多年来一贯主张“学术性收藏”?

            郭庆祥:1997年,我就开始研究清朝的画,我认为清朝近500年的绘画,石涛和八大的成就最大,那个时期的其他画家与他们没有可比性。收藏还是要看画家的创新成就,历史早有定论,没有创新就不是艺术家,这就是学术的重要性。为什么张大千后来还仿石涛,就是因为他没有超越石涛。作为收藏家,我还是提倡学术性收藏。跟着人家走的画家永远没有生命力。

            “只要是对的,不怕买贵的”

            记者:在您收藏的作品中,您认为哪位大师的绘画成就或市场潜力大?

            郭庆祥:是吴冠中。他的市场价位在近期里会超过市场中所有的画家,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每时每刻都在否定自己、都在创新。从历史上看,这样的艺术家很少,在近现代更是缺少。他将会影响几代,甚至几个世纪,我们现在是无法想象的,时间会证明这一点的。

            记者:您最得意的收藏及投资回报大的是哪些画家的作品?

            郭庆祥:吴冠中、石鲁、潘天寿、李可染回报最大,其次是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吴昌硕、傅抱石、黄胄。

            记者: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您认为艺术品投资这个行业有无规律可循?

            郭庆祥:艺术品投资的规律看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研究进去又很简单。我的标准是,首先看他是不是大师,是不是真品、精品,只要抓住了真正大师的精品,这肯定是增值的。只要作品是对的,至少现在我不怕买贵的。

            记者:最近当人们一提到吴冠中,自然会想到一个大收藏家和一个曾投资足球的大连万达集团,为何把收藏的目标投向了吴冠中先生?有何历史机缘?

            郭庆祥:我最早研究吴冠中还是从读他的文章开始的,后来逐渐了解这位艺术家。关于他的艺术成就,我与一些专家探讨过,我很敬佩吴先生,他的学术成就很高,又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不仅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更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学贯中西,在绘画的研究及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独创性和思想性,不断创新。他重视作品的素材,活生生的每一幅画面都来自现实生活并由写生而来,几乎没有重复的题材。我与吴先生本人及家属的交往中了解到,在他一生创作的1500幅左右的作品里,没有发现重复。即便是题材相同的,但表现形式也会有变化,而此类题材也是寥寥几幅。

            吴冠中身上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我,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用心血熬成。“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也正是吴先生的写照,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沟沟寨寨,他对绘画艺术不断探索的精神使我下定决心收藏这位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大师的作品。

            记者:大家都知道吴冠中先生个性鲜明,是有崇高追求的大艺术家,您是如何赢得他的信赖与支持的?

            郭庆祥:吴先生的性格比较直爽,是特别耿直、有思想的艺术家。我感觉到我的性格与他挺接近,在和他谈话中,当他听到我对艺术的见解,他很认同,我们很投缘。在筹备“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展览的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也提供了不少作品的去处,让我省了不少时间。我们还一致主张,学术性强的创作作品一定要展出。所以,这次展览中他晚年的作品比较多。尤其当吴先生得知我们要到欧洲十几个国家办展,他将《高粱》这幅52平方尺的巨作拿了出来。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富情感、最具创新的作品,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吴先生还是很信任、支持我们的。

            记者:为何投入近亿资金购买吴先生的画作,并为之举办世界巡展?

            郭庆祥:我认为吴冠中的画西方人特别喜欢,作为大连万达集团也想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绘画艺术、传播中国文化。通过这次画展我们也看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绘画的理解及认可程度。这次吴冠中的画展非常成功,法国人的喜爱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通过画面,他们认识了吴冠中是一位思想境界很高、造诣很深、极具天分的绘画大师,其在当代美术史的地位丝毫不逊于西方的绘画大师。

            记者:您认为大连万达集团打艺术品牌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什么?

            郭庆祥: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好像人没了脊梁。这种精神文化的营养会激发员工创造物质财富的热情,为自己所在的企业自豪,同时也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

            记者:作为一个收藏家,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您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郭庆祥:一定要有研究,这是原则。尤其是企业收藏,必须有一个研究机构,要理论先行,在实践中要万加小心。

            记者:您是一位专业的收藏家,收藏是否是您工作的的全部?

            郭庆祥:我的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用于研究我所关注的画家。我性格的一面就是好强,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把问题搞透。我一定要知道什么画是真正的好画,什么样的画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一定要说出他的好与坏。所以,我倾心于收藏,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其它时间我会整理我的思路,参加拍卖、举办展览及市场经营。

            记者:您通常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自己心爱的藏品?

            郭庆祥:渠道很多。如:2000年在我们大连万达集团的展览中,恰巧廖静雯的姐姐廖学琦住在大连,当她的丈夫得知万达专心做收藏,于是送来一幅徐悲鸿的作品。经考证,我们收藏了这幅难得的精品。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也曾在荣宝斋买下了在其店面整整挂了18年的李苦禅巨幅作品《松鹰图》。此外,我们还购进了一些海外回流的绘画作品。我们的优势就是“下手”准确、果断。我们买李可染、吴冠中的一些精品力作,只要来路清楚,又是佳作,在我们深入研究以后会不惜重金购买。在1996年前后我们收藏了很多大师的精品力作。

            记者:在拍卖市场您有何制胜法宝,比如说为了一件拍品,用比较合理的价格就把它“抢”到手?

            郭庆祥:在拍卖场上获得好的艺术品这是一条通常的渠道,又是公平的。因为好的作品自然就有好的价钱,偶尔也有一些藏家对某些拍品认识不足,恰恰我们可能会以比较合理或低一点儿的价钱就拿到了。所以,在收藏过程中不要放弃任何机会。

            记者:收藏艺术品是一种格调,当藏品达到一定水平并产生影响时,可能就需要一种境界。您是这样认为吗?

          郭庆祥:对收藏的境界来讲,现在我最大的兴趣恰恰在于研究上,以前得到一幅好的作品会很高兴,而现在我认为要是把收藏过程中的一个问题解决了,要比收藏一幅好作品更加兴奋。理解画家作品精髓的意义要远远高出收藏本身的物质价值。

            记者:最近您在上海保利又斥资121万元斩获黄胄的《塞外风光》,为何对他的那幅作品情有独钟?您是如何看待黄胄的艺术的?

            郭庆祥:黄胄是我多年一直比较关注的画家,黄胄八平方尺以内的作品,我们从未发现构图那么饱满,那么精彩的。拍卖市场上黄胄的作品,假画多。这个数字很好统计,拍卖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黄胄创作的数量。我有一点经验提出供大家借鉴:就是关于黄胄当年喜欢落上款送友人的画作,尤其要注意,恰恰假的最多。我这次购买的《塞外风光》这幅作品来路特别清晰,是黄胄为台湾收藏家林明哲先生所画的。因为当年为筹建炎黄艺术馆,林明哲先生贡献很大,所以黄胄精心为他创作了这幅作品,堪称精品。黄胄天资聪颖又勤奋,功力扎实,一生画了大量的速写,其作品的可贵之处就是它的原创性,他在新疆生活了很多年。因此,作品取材于新疆活生生的地域风情,创作中充满了情感。

            记者:您认为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是否也是影响他绘画成就及市场价格的因素?

            郭庆祥:画家的人品对艺术成就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还要看他是不是认真画画,是否有才学天分及思想境界等。比如:吴冠中为人做画一直以鲁迅为人格之师;黄胄一生的精力也都用来创作,对新疆的感情是深厚的,他对艺术执着的态度令人敬佩。所以,我借《艺术市场》杂志向有些艺术家提些建议:要尊重内心,多创作一些有思想的作品,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抹杀了自己的才学,耽误了创作的好时机,以免年长后没有成就感而留有遗憾,要注意艺术积累而不是钱的积累。所以,通过这次采访我建议一些画家要潜心作画,这不仅对本人、对社会甚至对我们收藏家都有好处。
      艺术家推荐
      赵永魁
      孟祥伟
      项金国
      王西京
      关山月
      杨彦
      本刊专访
      ·【杨晓阳】杨晓阳:打造美术国家形象
      ·【高名潞:】专访高名潞:动荡年...
      ·【温旭政】专访:通路建设--...
      ·【赵卫】赵卫——其人其画
      ·【单文峰】瀚道无垠 至法归一...
      ·【顾景舟】我的师傅顾景舟
      ·【张立柱】生命的明证——张立...
      ·【于丽芳】 兰芳竹翠耐人看—...
      ·【何炳钦】艺术就是为了创新—...
      期刊资讯
      ·记者探访仿古币市场:三元袁大头一天卖万枚
      ·各赋千秋的清三代瓷鼻烟壶(图)
      ·范仲淹父子画像解析宋代冠服制(图)
      ·山水清晖成一格 梅花作出更无双——珠山八友田鹤仙粉彩诗...
      ·汪精卫是怎样归葬南京梅花山的
      ·蓄谋已久的侵华行径——《日本军司令官布告》揭秘
      ·海外中华流失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李俊辰访问东方收藏馆时...
      ·增高的方法《东方收藏》2010年第9期
      ·《东方收藏》风靡泉州(图)
      友情链接
      合作媒体
        海南网 河南文化产业网 网易 中新网 商报网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
      Processed in 0.985(s)   3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