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斯艺术》(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杂志首页 | 期刊 | 艺术家 | 本刊专访 | 人物报道 | 艺术高端 | 经典作品 | 艺术观察 | 期刊资讯 | 联系我们

        艺术博览会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专访“上海当代”博览会总监秦思源

            访谈人物:秦思源

          在丽都酒店旁边的咖啡厅见到秦思源,已经是下午5点,在此之间他已经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轮番轰炸,第二天清早还要赶飞机奔赴上海。然而,被媒体描述成“临危受命”的新任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展会总监的秦思源身上丝毫没有想象中的硝烟味道,反而神情一派淡然自若,严谨细致有条不紊的工作和广阔开放活力跳跃的思维视野也许是他制胜的独家秘诀。或许对于一个策划者来说,安逸和稳固从来都是不必要的,每次新的挑战反而能带来自我突破的愉悦。

           

          (一)实施新想法,我的兴趣和挑战是吻合一致的

               曹晓光:您拥有中英两国的生活工作背景,此次被任命为上海当代博览会的展会总监,主办方看重您的国际经验还是本土资源?您之前担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从非营利机构到以商业目的为主的博览会,便肩负着另一层责任,就是要对商业运营有全面的考虑和把握。外界对您除了期待,也有一点点疑率。你怎样看待,如何扫除这些质疑?

           

               秦思源:他们要的是一种结合,既了解国际管理模式又了解中国艺术发展。这个人需要理解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客观条件要求必须得有中西方双重背景。另一方面,在现今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他们想避免惯性思维,寻找新的可能性。主办方博罗尼亚展示公司已有成熟的博览会运作机制,这是硬件保证,此外还需要精良的软件系统来操作、运行,也就是说文化组织形式或者是包装形式。所以并不需要一个精通博览会行政的人,而是需要一个专业的艺术总监针对本土自身情况,制定制定艺术定位和市场定位。这也是他们找我的主要原因。

                他们请一个以学术背景为主的人来做艺术总监,确有一定的冒险。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得面对一些挑战,没有挑战就没有乐趣。我的兴趣和挑战是吻合一致的。博览会是我一直想介入的,我想更深地了解它怎么操作,并从中实施自己的想法。我一直觉得市场和学术是一张纸的两面,没有艺术市场就没有艺术界的发展。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清晰的结构、专业的运行模式,同时内容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我会用独具心思的板块组成方式等具体的“艺术内容”来实现学术和商业的共赢,扫除外界的优虑。

           

          (二)博览会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实现学术和商业共赢

                曹晓光:今年上海当代的主题是什么?您提出的“清晰的结构”具体如何体现?

           

                秦思源:博览会整体不可能有一个大主题,但会有小的单元主题。博览会和双年展有差别,必须是中性的载体,要给予画廊最公正的表现机会。“清晰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从艺术内容考虑,第二个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博览会是艺术和市场的结合体,两方面都应该比较清晰的体现出来。

                先讲艺术内容,博览会旧有一个版块叫做“惊喜的发现”,我将之改为“发现”。它由主题展览和高级论坛两部分组成,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学术实验。之前“惊喜的发现”,主要是要寻找新的、年轻的艺术家。但问题是虽然我们邀请了很多国内及国外收藏家,对于收藏家,成熟的艺术家都未必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拼命地介绍不知名的新艺术家?相对来说,新的艺术家找到好的作品比较难,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和成熟创作语言。我们应该注重的是好作品本身。

                主题展览在中央大堂展示,2000平米面积,25米高的拱形顶,场地很漂亮。VIP客户会从外边不经过大门而直接进入大展厅面对“发现”板块。这个板块是没有展位的,更像一个开阔的群展。设立的目的是即时给观众一个强烈愉悦的视觉感受,如同大餐前的开胃菜一样,并透露部分里面的内容,给藏家一个期待,吸引他们继续进入观看。

                今年我作为博览会总监,不可能参与全部具体的策划。为了增加学术的可能性,我邀请了三个分展策展人,展览由Mami Kataoka与汪建伟共同策展,论坛由Anton Vidokle策划。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职业背景、关系网、思想框架都是不一样的,在专业领域也都是非常先锋,覆盖面会更广。汪建伟讲《道德经》里边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个人是相对合理的策划团队,既有多元思想的碰撞,又可以集中执行保证效率。作品由三个策展人亲自选择,然后再跟画廊谈,我们主动去选艺术家,不存在质量的问题。“发现”很有挑战性,因为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展览,既开放又要明确,每一个项目都有画廊和艺术家的标牌,要符合主题展的风格,又要体现商业诉求,我们做过精确的设计来体现清晰的结构。

                另外,调整此版块的目的在于,现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划人都在谈“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怎么去描述它?”,在中国也面临一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针对性谈论这个话题,给收藏家一个参考性的答案。论坛也是请国际艺术界最顶级的一些人士来做发言,提前翻译好的,交流很清晰。在探索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发现”变得有价值。

           

                曹晓光:常规展区“顶级画廊”,预计会组织多少家画廊,大概的比例?以往对质量的评价标准,往往与顶尖画廊的数量直接挂钩,盲目迷信国际化。你怎样看待?

           

                秦思源:我们没有具体的预计,场地现在已经基本上满了,所以还是很乐观的。画廊比例是一半国外,一半国内的。以前欧美画廊分量太多了,之前公司负责人及展会总监都是欧洲人,所以渠道以欧洲为主。可是实际上市场不能支持这么多欧美画廊,我们不应该迷信国际化,所以要调整到符合市场的状态,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计划,比如“亚太收藏家计划”,来不断地刺激市场。

           

                曹晓光:“上海当代”博览会针对市场的“亚太收藏家发展计划”,属于哪个板块?组织方式是怎样的?

           

                秦思源:“亚太收藏家发展计划”是比板块大的计划,跟博览会并行的,团队和预算也是分开的。此计划针对亚太地区新崛起的艺术市场,任何新的市场都需要引导。尤其经济危机以后,大家都不知道中国艺术市场的真实状态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一时的危机总会过去,市场的潜力巨大。刚开始的时候,你要主动去跟收藏家群体交流,了解和引导它,而不是等它自己成熟。收藏家在商业领域比较成功,面对艺术领域可能会因为缺乏了解而被动。那怎样从被动变成主动的状态,你所做的不是告诉他应该买谁的作品,而是告诉他好作品的标准,培养他自己鉴别选择的能力。另外收藏家需求也会不同,可能需要资源,也可能需要工具,你要提供其所需并培养乐趣,让收藏家成为选择者,主动性地去跟艺术家和画廊接触,并收藏作品。

                具体组织方式很灵活,我们有不同的合作伙伴,比如机构、公司、私人银行、拍卖行、美术院校、个人组织等等,有各自的需求和切入点,通过对我们的赞助,我们可以提供他们需要的指导。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收藏家注册会员,通过注册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通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说组团集中参观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如果是拍卖行来赞助这个活动,他们会得到新的收藏家资源。赞助方和不同类别的会员通过我们的活动得到交流的机会,资源交叉获得所需。我们同时也在做深入的市场调查,为合作伙伴做相关指导和咨询。

            

          (三)有学术价值的作品必然有市场,当代艺术充满无限可能

                曹晓光:经济危机下,所有的艺术机构都在打学术牌。学术已经成为一种虚假和可操作性的标榜,成为一个公关策略。你怎样看待?

           

           

                秦思源:学术是对内容的一种交待,一种严肃的态度。大家都标榜学术的时候,学术这个词太宽泛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必须要谈具体运行,怎样保证展览质量。我尽量用“艺术内容”来替代“学术”一词,因为“艺术内容”就是学术。

                另外,学术和市场不是分开的,只不过是操作方式不同。作品不好,最终会没有市场。在一个不成熟的艺术系统里边,它好像是两极分化,所以现今也存在一些非常商业学术成份很低作品畅销,同时也存在完全不涉及市场高高在上的实验性作品。两极分化不是整个市场运行的规律,我们要寻找结合得最自然最有持续性的中间点。学术说来说去就是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作品值得不值得你去探讨,深一层地理解它、接触它。我的态度很简单,凡是好的作品都能卖,有学术价值的东西都会有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理想的市场就是由有学术成份、质量保证、研究价值的好作品构成。

           

                曹晓光:现在艺术市场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交织起来,发展比较快,变动也比较快。博览会也在跟进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不断地提出一些新型运作概念。博览会和双年展的组织模式已经相互借鉴和融合。你怎样判断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对远景进行预想?

           

                秦思源:首先要运作经营规范,还应该摒弃商业和学术二元极端对立的概念。两极对立是比较初级的思维模式,好像展览一牵涉商业就绝对不够学术。双年展或博览会里面的作品,本身就应该是经得起学术检验的作品。几乎所有的学术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背后都是商业模式在支持它。商业和学术分家,就会变成死板、无聊的博览会,独立双年展、美术馆展览也是一样。07年我去欧洲考察,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博览会等等十年一逢都挤在6月份。我不感觉商业性质的巴塞尔博览会在学术方面比别的弱。现在博览会和双年展越来越相像,这是艺术发展进步的需要。博览会为了做得更高级,吸引更多更好的收藏家,必须越来越学术,选择画廊和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板块、论坛越来越专题化、丰富化。同样双年展越来越依赖一些商业的支持,这都不是什么坏事。

                从国际方面来看,欧美艺术市场发展时间很长已经成熟,中国则是刚刚开始,所以是不同于西方的。收藏家是艺术市场的燃油,市场是发动机,收藏家就是燃油,没有发动机和燃油就不能带动生产。在国外,艺术市场的起伏不是特别大,市场结构大体是没有太多变化的。因为它在复杂的生态链中已经找到了一个拥有统筹性的平衡点。可是,在中国还是新兴的生态,慢慢丰富完善它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

           

                 曹晓光:我登录了“上海当代”的官方网站,有一段文字写得非常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20年中几乎辐射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全球每年有70多个双年展,成百个当代美术馆及艺术中心每年要举办上千个艺术展;数不胜数的收藏、基金会、学术刊物,还有培养一代又一代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学院;这一切都在说明当代艺术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艺术领域了,而已经是一个发展成熟的文化形式。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无法分类的领域:有别于当代艺术之前的艺术历史,当代艺术不能从运动、方法或地域来理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当代艺术的两个层面:一种是完全体制化的,另一种无法描述的。”此时,参与性变得更加重要,我们身处其中才能体会艺术生态的丰富和魅力。

           

                 秦思源:当代艺术没有统一标准,我们可以提供给收藏家很专业、很权威的参考,但不是绝对的。标准很多,但没有一个是绝对真理,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乐趣。正因为无法描述,我们所期待的当代艺术才充满无限可能。

      艺术家推荐
      刘炜
      周春芽
      韩美林
      范扬
      杨晓阳
      宋雨桂
      本刊专访
      ·【赵力】赵力:当代艺术市场...
      ·【潘鹤】著名雕塑家潘鹤:我...
      ·【华建民】不一样的紫砂壶——...
      ·【刘卓能】专访:拍摄是我的生...
      ·【温旭政】专访:开发产品--...
      ·【何翔宇】何翔宇:艺术不需要解释
      ·【 朱青生】 朱青生:一个“评...
      ·【 高名潞】  高名潞:用真诚...
      ·【邹跃进】邹跃进:作为一种新...
      期刊资讯
      ·当代艺术“复古”何为?For what does Co...
      ·老爷车,我怎么如此爱你?Wecker, I Love ...
      ·流行中的消费历史Consumption History...
      ·福冈亚洲美术馆推荐展览:第四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
      ·PMA:新英格兰最出色的中型美术馆
      ·单纯的布拉格双年展
      ·一辈子的N次转变--探寻宫崎骏动画中女性的精神世界
      ·缺乏“精神旅行”的当代艺术缺乏
      ·法兰克福的中国年
      友情链接
      合作媒体
        千龙网 大众网 中青网 中国日报网 凤凰网 搜狐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文明网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
      Processed in 0.829(s)   3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