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时代 (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杂志首页 | 期刊 | 艺术家 | 本刊专访 | 人物报道 | 艺术高端 | 经典作品 | 艺术观察 | 期刊资讯 | 联系我们

        剖析经济与观照自然——金江波访谈

          剖析经济与观照自然——金江波访谈
            访谈人物:金江波访

          文/杜曦云
          访谈时间:2011年4月11日
          访谈地点:金江波工作室


          杜曦云(以下简称杜):从《中国市场图景》到《经济大撤退》,再到《上海引擎》,你近几年的作品始终关注着中国经济主脉的跳动,以及表面繁荣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在完成这三个系列的作品后,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金江波(以下简称金):我们往往将摄影视为一个记录、表现的窗口或媒介。但我也认为摄影行为是跨越专业领域、深入社会机制内部的一种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模式带来了对摄影对象的解剖或研究的功能。我们也习惯将当代艺术创作动机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观念呈现,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机制下,艺术家所做的已不单单是艺术工作,而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身份与要求。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当艺术家通过一定的文化视野来研究跨领域问题及其结构性逻辑时,往往会触及更为宽阔的领域。

          杜:有不少当代艺术家都试图对表面上非常繁荣的中国经济现象进行切入,但因为对经济领域的不太了解,以致他们的作品有时会有力不从心感,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金:第一,与个人的天性有关。第二,与个人的经验、知识结构及其所处的环境有关。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不仅仅只通过艺术来介入社会,我有很多商业领域的机会,这些可以给我提供很多艺术之外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支撑。如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商人或经济研究者的话,我不会把艺术作为一种媒介去表述经济领域将要发生的事情或是信息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但如果我将自己定位为艺术家,我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可以整合到我的艺术创作中来。今天,不仅艺术渗透进了其他领域,而且其他领域也渗透进了艺术之中,为艺术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能量。所以,我虽然站在艺术家的立场,但却是在用跨领域的视野和资源来从事艺术创作。当然,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得非常好,但我确实喜欢这样的视角和线索来分析问题。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艺术实践和中国经济结构演绎的现场观察结合起来后,可以体察到这几年的国内经济发展脉络以及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变迁。它们既有经济规律的特点,又有艺术当代的特性,还有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因果。这是比较有意思的。

           

          杜:你比较深入的介入中国经济现场中,并创作了大量作品。你认为当下的经济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金:或许有人认为我的初衷是要通过把握经济脉络来对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是全球化格局进行一种阐述或介入,但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更多的是关注经济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问题,比如信仰的缺失与公信力的沦丧。由于对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以及过度关注,导致经济数字成为人们衡量很多问题的唯一标准,以及追求成功学的目标。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经济数量与规模的成功,能不能替代所有的东西?当你达到物质需求标准后会发现,你还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因为我们追求的方向有问题,而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

          杜:就当下中国的经济模式而言,你认为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金:从全球格局来看,从冷战到现在,西方与中国之间仍存在一种博弈关系,甚至于是一种战争关系。很多学者曾提出过“金融战争”的概念。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西方的策略意图非常明显,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一直保持着一种“围而不剿”的战争策略,试图通过一种非直接的、非意识形态对抗的方式,即利用经济的渗透来达成对中国特殊社会体制的消解,最后可能通过一种金融做空的方式来瓦解中国所有的成果与积累,进而导致政治与社会的变化与变革。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货币的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压力、房价疯狂上涨等无不凸显出中国经济巨大的泡沫化倾向和危机。
          所以,经济的安全问题不单单是个生意问题,其实是个国家安全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也认为东方也有东方的智慧,东方文明的绵延流长,中间既有毁灭,也有重生。在这场全球经济结构演绎以及政治话语的重组过程中,东方智慧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很多东西我们可能不是用消灭的方式来对抗危机,而是用东方智慧来化解内外忧患。所以,这个过程中,我认为重新认识自身文化特性和文化魅力,将这种精神与智慧导入经济发展过程与格局之中,重建精神价值中枢,可能化解追求数据财富型社会而带来的各方面危机感。

           

           

          杜:“经济三部曲”完成后,你接下来在艺术方面的重心是什么?
          金: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创作,我也慢慢地更加了解这个社会以及自己的生态,也更加理解自身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我觉艺术既是一种职业也是工作,这是目前职业艺术家们的身份特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更喜欢将艺术理解为认清自己的状态和调节自己状态的一种工具,所以不会有太强的目的性或明确的策略性。这种状态可以带给我从事艺术时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和生活的幸福感,而不是为了追求职业指标时的战斗感。

          杜:没有一个成功学的概念。
          金:没有。在我看来,一旦有了明确的职业指标以后,职业化就是一种要求,是一种目标。所以近期的重点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做一些更贴近一种内心文化灵性的东西。我习惯并享受在各种领域之间跳跃,我坚信,只要艺术家的身份不变,到最后很多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我都会将这些东西与艺术联系起来。这样,我可以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态、人生的视角与精神指向及灵魂的归属。

          杜:你刚刚谈到精神指向等问题,能不能做一下具体的阐述?
          金:前段时间我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做访问学者,呆了三个多月。新西兰的自然非常纯净美丽,是一个可以让时间慢下步伐的地方,那里人口也不多,基本上很多地方处于原生态的状态,再加上当地的人对环境保护非常苛刻。所以新西兰被称之为:“人类最后一块净土的地方”。
          我基本上环绕着新西兰这个国家开车开了将近5000多公里的路,爬上了雪山之巅,也进入了大海深处,驰于原野牧场,也穿梭于滨港之中。在那里我觉得自己慢慢地融入到了自然当中,忘记了自己。忘记自己是一种状态,无我更是一种境界。我将这次旅行称之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一种方式”。我总觉得,自己不是用一种摄影去拍摄自然,也不是去感受自然,实际上当你面对这些自然时,内心潜藏的东方文化属性就会清晰起来了。我可以去想想中国宋代的那些山水画,那些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啊。所以一旦“万物与我共生,天地与我合一”的宇宙观被激发出来了,你与“自然”自然和谐为一了。而这些是在现代社会中很难感悟到的。

           

           

          杜:当你带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去新西兰感受大自然时,你感觉你的自然观与宇宙观与古人类似还是不同?
          金:我觉得古人是一种影响,但并非我要和他们一样。我觉得东方的自然观很简单,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仅仅是包含在自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他们之间是和谐、统一的。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向古人的意境靠拢,在我看来,“观”比“境”更高级。“境”是古人创造的,但在“境”的背后透出的却是一种“观”。这种“观”是一种东方特有的文明,它如一个无形的气场包容着我们的身体与思想。

          杜:这些奇妙的山水把你内心的文化基因调动了起来,其实未必与你看过的传统山水画有关,只是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与古人在某些方面暗合,它激发起你的文化自觉性,你忽然意识到作为一个东方人你是这样看世界的、你与世界的关系是这样的?
          金:对,至于那些山和水是中国的还是新西兰的,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杜:这时又回到“天人合一”这个古老的话题,这种东西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觉不到,只有当你真正进入自然当中时,那种感觉才会被调动和激发起来,忽然感觉到那是具有高度真理性的?
          金:在文本世界中可以生产出无数新观念、新概念。但一旦身处高山、流水、大海、深谷、平湖中,你可以洗涤你的身体与灵魂,你能真切而本能地感受人与自然的某种联系,这时,你才会自问我们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的宿命是什么?到一定年龄后会发现很多以前追求的东西不重要了。而很多简单朴素的东西开始越来越真切了!我们可能只能用宿命论的观点谈论我们的未来,不管是对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相对于宇宙的浩瀚,人是如此的渺小,生命的意义就在自然的阳光之中,洁净的小溪之中,花草的朝露之中??

      艺术家推荐
      朱德群
      杨延文
      朱乃正
      石齐
      赵无极
      蒋志鑫,
      本刊专访
      ·【陈锡山】陈锡山书法艺术研讨...
      ·【傅益瑶】傅益瑶:不负父亲傅...
      ·【尚扬】尚扬谈民族主义
      ·【艾未未】艾未未:我还是不合作
      ·【王海川】王海川: 记忆、生...
      ·【李国昌】李国昌: 绿色思考...
      ·【孟涛】孟涛:技进乎道
      ·【吕澎】吕澎:总有一个“人...
      ·【肖全】肖全:与杨丽萍生活...
      期刊资讯
      ·《艺术时代》:微言大义
      ·非实验——上海双年展2010
      ·《艺术时代》:为什么丛林法则违反天道
      ·《艺术时代》:为什么丛林法则违反天道
      ·从吴为山《孔子》雕像谈起
      ·“马氏布袋理论”与肉身形象的创造
      ·国际艺术
      ·开馆容易守馆难 民办博物馆路在何方?1
      ·希德废墟的前世
      友情链接
      合作媒体
        国际在线 京报网 新浪新闻 中国教育报 南方网 经济日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
      Processed in 0.029(s)   3 queries cached
      update:58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