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杂志首页 | 期刊 | 艺术家 | 本刊专访 | 人物报道 | 艺术高端 | 经典作品 | 艺术观察 | 期刊资讯 | 联系我们

        画廊人的吉普赛式生存

          画廊人的吉普赛式生存
          很意外的,当得知艺术家兼北京八大画廊老板的许东荣从业以来从未与藏家或艺术家有过正式的饭局,笔者不由得望向他的助手——许东荣的大女儿许永涵,“不会吧?!”许小姐肯定的点点头,“真的,有时候就像今天接受采访这样,一杯茶水,事情谈清楚就OK。”许先生继而补充,“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浪费时间,饭局跟寒暄是最没有必要的。”

            从来不存在分身乏术的问题

            “做生意对说我来说是一个很顺手的工具。”许东荣出身商人世家,来京之前在台湾开工厂,当老板对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让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却是从小开始追逐艺术的心路历程:“早期台湾与大陆一样,普遍认为艺术是很难生存的一个行业,可是我从小就很爱画画。小时候住在屏东的乡下,上学的时候父母给便当,也会给5毛钱买汤,我的启蒙老师叫蔡水林,自己私下找他学画画,蔡老师很客气,不收学费,我就存下5块钱去买画布和笔开始了美术课程,我跟他学了油画、水彩、雕塑。后来考大学,第一年没有考上,又不甘心在乡下做生意,很想走与美术行业相关的路,就一个人跑到台北。开始在陶瓷厂,隔壁有一家做雕刻的工厂,早期台湾做工艺美术的薪水很高,我跟雕刻厂说‘可不可以试一个礼拜看看,如果可以你再请我?’

            “因为有美术功底,我的比例做得漂亮,就这样进入雕刻的行列。然后当兵,服役的三年,因为我很会画画,就派我做宣传的工作,轻松的同时想利用时间进修,退伍考上了师大美术系,工艺美术行业那时候在台湾蛮热门的,慢慢自己做工厂、当老板,这样一路走过来。”

            许东荣以前就喜欢买画,开过工厂后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收藏了不少,因为懂艺术,海外华人一线艺术家的画在早期都以便宜的价格购得,像朱德群的作品、大陆的一线艺术家如张晓刚(微博)等。也是因为喜欢画画,早期买来做研究用,不知不觉握有很多的艺术收藏,开画廊的学长知道后就让许东荣接手自己的生意,因为各方面条件成熟,经营与资源都不成问题,自由度够大,就做了八大画廊。

            “工作室与画廊挨得近,一下班就是个人创作,到十点半以后才吃饭回家,每天都是这样。”

            听许的语气淡淡,其实这样的坚持听起来不太可能,但是他说——“创作对我来说是休闲活动,我喜欢画画。”

            吉普赛式的画廊生涯与艺术人生

            “画廊人是居无定所的吉普赛人,可能今天在台湾,明天在欧洲,后天在大陆,到处地游荡,可是这种生涯也让我吸收很多营养,去拜访艺术家比一般人理所当然,我们接触很多艺术家,了解很多艺术家,我是能够把影像储存在脑海的人,看过就会涌进脑海。”

            “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蛮不错的,运气也好。”许东荣来北京起先的一年跟几家画廊主接触得比较多,在上海参加完拍卖会后,他们商量着去北京朝阳区看看有没有适合开画廊的地方,去了酒厂(艺术区),“我从26岁就开工厂,经历比较丰富。”参观完后的第三天,许东荣认为生活基础设施不方便,本来要签的合约后来就放弃了。朋友又带他去798,五年前,798已经蛮热闹了,看了318库的一个工作室,所有的画廊老板嫌太小,许东荣倒是不介意,“我开画廊是要一个点,不在于大小,只要作品好,这里有点像欧洲的超市,整个空间都已规划好,不需要考虑安全性、生活设施,价钱也负担得起,就这样租下来。”

            “我想多一个窗口,可以看看另一个角度,”美术功底,还有商业世家出身,许东荣对时间的敏锐度比一般人要高很多,“我觉得绘画市场已经往这边(大陆)移动。学过美术史,了解到文革以后的当代艺术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这样的画家。”所以他来到北京,开了八大画廊。“这边的艺术圈已经慢慢形成,画廊业需要的是艺术家,必须过来才能够和这里的艺术家做沟通,才能拿作品。”许东荣从十年前的时候,就去买朱德群,2004年的时候,收藏与买卖兼而有之,那一年他去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开始买中国的当代艺术。“那一年,我在巴塞尔买了王广义、曾梵志的作品。”

            除了眼力之外,艺术收藏的前瞻性与他的性格也有关系,“我各样都可以接受,我画油画,也画水墨、做雕塑。”许东荣自称是一个吉普赛的游牧民,“为什么这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叫做‘时空的轨迹’?因为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青山绿水,都会在创作的时候重新呈现,再介入我的概念——年纪越大走的越多,看的东西越多,把油画或者水墨,自然的景观融入到作品里边,这是我创作的初衷。”

            时空的轨迹,有迹可寻

            “我的作品蜕变来自于中国书法,像怀素的草书,经过思考提炼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为在未开始雕塑之前,许东荣一直主攻书画,所以书法元素很自然的就沁入后来的雕塑创作当中来。

            这次在中国美术馆推出“时空的轨迹”,是许东荣近期来在北京首次大规模的作品展示。展品共有二十多件从1980年代至今的石雕,除了欣赏他历时二十余年来在创作上一路走来的风格演变之外,最新大型雕刻力作“遨翔”也首度曝光,“遨翔”全件以整块汉白玉原石雕刻而成,近人高的巨大艺术品在室内空间弥漫着无限的张力,除了技巧与美感的掌握娴熟度外,许更为其花了不少力气。作为回顾创作二十余年的里程碑,“遨翔”对于许东荣来说也是一次阶段性的集大成之作——身兼创作者和画廊商,许东荣认为这件作品象征着他个人“回归艺术创作者的单纯身份”,丰富的阅历与自我期许一并锤炼出这件身披自由向往与艺术理想的雄物,它的自然蜿蜒,有迹可寻却又无尽循环没有缺口,浑然天成与人性思考的结合让力量收敛于温玉内,却又散发出不可忽略的光辉。

            “我以雕塑为创作主轴,一直没有停下来,因为它也是艺术的营养来源,算是一种修行。”许东荣说道。

            潮流是这样走的,艺术家也是

            “十几年前去买朱德群,那个时候台湾人也看不懂。我常常跟人家讲,画廊老板一定要走在前面,不能跟收藏群走在一起,收藏群比你高端就会把你抛弃。”许东荣非常看重美术史,他认为美术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锐变。“乱世出雄才。为什么印象派以后就没有伟大的艺术家?因为太安定了。米罗、塞尚、达利都是西班牙人,抽象艺术移到美国去后,美国出了德库宁、罗斯科、波洛克,德国的解体出了里希特和基弗。对美术史了解彻底,就知道什么时候是好的艺术出产日期。我们只会依照美术史的脉络、社会的脉络去选择艺术家。一个艺术家最大的重点就是他的创作能够承前启后。”

            “有主体文化,艺术才会起来,现在这批人慢慢没有了,世界慢慢平了,有了电脑与互联网,互相影响,文化的独立性渐渐消失,艺术家创作更加困难。”许东荣一年要看300个艺术家的作品光碟,筛选出7个,跟朋友讨论,自己去拜访、去沟通,然后在他的画廊进行展览,销售率到了70%,再签代理,现在选画家就像歌唱选秀一样,都不容易。

            “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想法一定要好,对艺术热忱,可以持续创作,从20岁到60岁,不管遭遇怎样的大起大落,都可以在艺术上坚持,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透过个展与互动,深入地了解艺术家为人做事的方式,非常小心地在做。这次金融风暴是好的,艺术家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如果一年有上百万的收入就很不错,一下子爆红,除了负担之外,更怕忽然跌倒,心路历程太艰苦。”

            信心很重要

            “你知道吗?巴塞尔有句口号——‘美术馆买得到的画去巴塞尔都买得到’,并不是巴塞尔伟大,只是它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画廊进来,如果中国有很大的收藏家,很多的画廊提供这么多好画,别人就会来,香港现在的艺术市场感觉就比较有信心。”许东荣并不认为欧美的艺术圈便是权威,他觉得中国经济刚起来,创业者大都是草莽,欠缺看艺术的眼光,然而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国外留学和环境优渥的条件下,对艺术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有了。

            八大之所以在这里设立,第一是利用目前北京国际化的平台与欧美艺术市场产生广泛的接触,等中国的艺术市场起来之后,可以顺其自然的与之衔接上。因为欧美的收藏群已经非常成熟,美术教育非常完整,不必过多的介绍,对艺术的品位有共通性,好的作品唤起共鸣很自然。其次是推广国内的年轻艺术家,尽管培养年轻艺术家几乎是无利润可言的,但是画廊与艺术家的共同成长十分重要,这样的互动中慢慢就进入中国藏家群,“现在我感觉欧美跟中国藏家的比例开始改变(中国藏家陆续增多)。”许东荣谈起画廊发展的规划与步伐的神情是笃定的。

            “这是自己的信心,就像人家的画廊开得很大,我开得很小没关系,因为我有好画,我的信心比人家大,为什么要进军巴塞尔?为什么大陆不成立一个巴塞尔?”

      艺术家推荐
      韩瑞瑞
      一丁
      魏相生
      胡顺江
      高卉民
      胡永凯
      本刊专访
      ·【陈冠宇】陈冠宇:谁说次贷危...
      ·【蔡康永】蔡康永:华人演艺圈...
      ·【洪曦】洪曦:艺术市场 钱说了算
      ·【孙佩韶】孙佩韶:用黄金十年...
      ·【赵君】赵君:搞收藏的三个逻辑
      ·【董国强】董国强:拍卖大佬玩微博
      ·【黄宇杰】邦文黄宇杰:业与创业并行
      ·【戴庆】收藏家戴庆:平和不...
      ·【李苏桥】李苏桥:我本帝都山水郎
      期刊资讯
      ·温州:期货很血腥艺术品很好玩
      ·艺术品:大酒店的最后质感
      ·首届长三角艺术品拍卖峰会纪实
      ·YAT携手大酒店 把艺术品买卖拉下圣坛
      ·凌菲菲的艺术梦
      ·众多主题展构筑多元化艺术北京2011
      ·西方战后当代艺术:商业猛于虎
      ·第二届双金奖登陆微博
      ·微博义拍:奉献爱心新渠道
      友情链接
      合作媒体
        中华网 文汇网 博宝艺术网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雅昌艺术网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
      Processed in 0.756(s)   37 queries